李桂东摄(影像中国)
图②: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策源乡,村民们喜迎丰收。
赵 劲摄(资料图片)
图③:在井冈山毛泽东旧居,“小红军宣讲团”成员给前来参观的学生进行讲解。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黄民乐摄(影像中国)
走进湘赣边革命老区,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泪盈眶,血脉偾张!
如果用红色的故事串起湘赣边革命老区,那便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还有红军长征的筚路蓝缕。冲锋号声犹在耳,每一寸土地,见证着信仰与勇气、奉献与牺牲。
如果用发展的故事串起湘赣边革命老区,那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区域协同等伟大实践。巍巍罗霄山脉,见证着老区破浪前行的豪迈。
红色,擦亮老区的底色
在湘赣边革命老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工农兵政府……红色,是这里的底色。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农民将军甘祖昌老家江西萍乡莲花县沿背村的发展,牵动人心。眼下,南溪河水流潺潺,河畔边装修一新的两层小楼,房间干净整洁。“民宿收入一年就有6万元。”村民彭玲华端出自己做的艾米果招待客人。
集体收入从不足1万元到140万元,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到1.6万元,幸福洋溢在每名村民脸上。这几年,沿背村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身边故事”比赛。每当有人讲到甘祖昌将军的话——“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时,台下众人都是热泪盈眶。
春意正浓,行走湘赣边革命老区,山是传奇,水有故事。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村,已经挂起了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的牌子,沙洲文旅小镇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小镇。
在园区内的农旅示范基地,各类果蔬种植规模已达400多亩。“去年最火的季节,一个月就有近千名游客来采摘。”基地负责人张有发介绍。
老区的底色越擦越亮,这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巨大的发展助力。
近年来,湘赣两省红色旅游交流合作迈入快车道,建立省际红色旅游合作工作机制,编制《湘赣边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共同主办中国红色文化艺术节和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
2019年,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成立,吸纳浏阳市和宜春市袁州区、铜鼓县等24个县(市、区)成员单位。2021年,“初心源”湘赣文旅一卡通在8个区县发行,首批300余家景区、酒店、商超加盟,目前已发行10万张,向持卡用户释放超过1亿元优惠福利。
绿色,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
湘赣边革命老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内县(市、区)森林覆盖率均在66%以上,其中13个县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湘赣边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发展指明方向。
小灵猫、毛冠鹿、白鹇……最近,各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赣州崇义县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义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3%,守护湘赣边革命老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崇义义不容辞!”保护区管理局干部卢建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行走湘赣边革命老区,青山绿水生金变银的故事越来越多。
株洲茶陵县湾里村曾诞生湘赣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走进村庄附近的“花湖谷”,优质茶树、油茶、花木等林区产业依次排布。
这片郁郁葱葱的山岭,十几年前还是遍布砂石的荒山。“以前靠林吃林,现在靠的是林业经济,再也不会荒掉啦!”牵头成立茶陵县万樟园林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刘祖治介绍,绿色发展解决了周边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4月10日,江西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漫江红千亩茶园基地,蓝天白云下,一垄垄茶树格外青翠,百余名采茶工穿梭其间采摘春茶。这些年,基地负责人俞旦华始终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如今,茶园基地年产值近6000万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已成为湘赣边革命老区的生态品牌,如何护好品牌,两省在跨省协作上不断探索。
车窗外,萍水河迤逦流淌,栈道迂回延伸,湿地公园各色花儿盛开。萍乡湘东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邹勇停下车,拿出手机拍照:“几年前,这里到处是垃圾,水质是劣Ⅴ类。”
萍水下游便是醴陵的渌水,两省同饮一河水,如今,更要同治一河水。
自2019年7月《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签订以来,两省交界国考断面,始终稳定在Ⅲ类以上。湘东获得的1.14亿元补偿资金,全部用于水体治理。2021年,渌水醴陵城区段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成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标杆。
不仅仅是萍水河,湘赣边革命老区共有16条跨省河流,如今都在探索跨界河流共抓共管。从新建污水处理厂,到退养禁养,整治越来越实;从共同巡湖,到联合执法,措施越来越细。
金色,老区跨越成色足
同为红色热土,更有山水相近,人脉相亲。
2019年5月,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截至去年底已召开6次。省级层面的频繁互动,碰撞出战略共融的火花:打造“湘赣红”品牌,出台渝长厦铁路长赣段建设方案、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合作方案……湘赣联手,共同熔铸富民“金色”。
桂星桥园春茶叶合作社负责人陈英剑,几年前回乡种茶。郴州桂东是产茶大县,怎么脱颖而出?2021年,陈英剑选择加入“湘赣红”,“区域品牌为我们的优质农产品搭建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去年我的茶叶销量增加了近6吨。”陈英剑说。
浏阳辣椒、平江豆干、莲花血鸭……这些来自湘赣边革命老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在“湘赣红”品牌的加持下,走进两省高端超市,入驻各大网上商城。“湘赣红”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自发布以来,授权企业164家(湖南80家、江西84家),产品涵盖粮油、茶叶、中药材等八大类362款产品。
农业、工业、服务业,打通了融合发展经络的湘赣边革命老区,产业捏指成拳。
目前,湘赣边革命老区是我国重要的烟花产业带。湖南浏阳市大瑶镇国际花炮商贸城,是产业融合的代表,500余家烟花贸易公司中,有近100家由江西人投资,来自江西企业的交易额占到1/3。去年4月,湘赣边烟花爆竹产业发展委员会成立。浏阳、醴陵、上栗、万载4县(市),致力于共同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与技术研发,联合制定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将湘赣边区域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
抢抓新机遇,共创新作为,听!巍巍罗霄山脉两侧,冲锋号又在吹响。
安源路矿,掀起工人运动的高潮;秋收起义,第一次亮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井冈山,革命摇篮孕育燎原的“星星之火”;桂东沙田,“第一军规”历久弥新……湘赣边革命老区的土地上,有许多难以忘却的红色记忆。
行走湘赣边,红色资源在焕发活力。老区人民捐出祖屋,做宣教基地;妥善保护的红色遗址,讲述峥嵘岁月;很多地方努力搜集烈士名单,整理烈士事迹……红色是鲜亮的底色,红色故事是生动教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才能从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中更好汲取智慧和力量。
行走湘赣边,红色血脉在赓续传承。在三湾改编旧址江西省永新县,革命后代、党史专家、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宣讲团队,把“红色课堂”开到社区和田间地头;在湖南省炎陵县,为保护墙上的红军标语,群众几十年不翻修房屋。一代代人用务实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行走湘赣边,红色基因在发扬光大。江西省万载县槽岭村年轻党员林国艳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项目就叫“红婶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故事处处可见。厂房开工建设、小楼拔地而起、道路通村入户,幸福笑容洋溢在老区人民脸上。这启示我们,把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才无愧于历史和人民。
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出台,老区正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如何更充分地挖掘和用好红色资源、加强湘赣两地协同合作、最大程度发挥老区发展优势,是一道必答题。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奋勇争先,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方能不负革命先辈期望,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翠竹吐绿,杜鹃争艳。5年前,江西省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5年来,井冈山盘活红色资源,夯实绿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快!跟上队伍!”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一群游客在茅坪镇坝上村体验红军急行军。这里是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坝上红军的一天”红色培训体验点。“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户变商户,近两万村民搭上致富车。”井冈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罗辰元说。
走进井冈山创新竹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毛竹经过激光雕刻机的“雕琢”,变身为一个个精美的竹雕产品。井冈山有毛竹林30.6万亩,立竹量达5500余万株。2017年,井冈山将竹木产业列为四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不断夯实产业根基。
“每亩增产40株左右。”经过低产改造,东上乡东上村村民许明才家的214亩毛竹林连年丰收。近年来,井冈山大力实施毛竹低产改造、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十三五”时期,全市完成毛竹低改11万亩。现在,全市有毛竹加工企业48家,竹业年产值9.2亿元。
“我们要推动井冈山高标准‘衔接’、高水平‘民富’、高质量‘村强’、高品质‘景美’、高效能‘人和’,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胜利篇章。”井冈山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千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地处湘赣边界的江西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犹江绿月茶园,群山环绕,茶香云飘。依托云上湘赣边融媒平台,上犹县犹江绿月食品有限公司在“湘赣红云集市”平台陈列各式茶品,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茶园负责人陈威丞将园村茶园风光制作成短视频在平台进行云传播、云推介,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卖体验,让大山里的农产品乘“云”而上。
2014年,湘鄂赣城市广播电视联盟成立,如今有近50家县(市、区)媒体加入,节目总覆盖人口超过3000万。联盟逐步建立“新闻资讯共享、专题栏目共建、大型活动联办”协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云上湘赣边概念。
今年2月,云上湘赣边与江西铜鼓县汤里温泉景区合作,开展景区直播和门票促销活动,24小时全网售出门票总额超过28万元。广播电视联盟秘书处负责人、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郑霞介绍,如今,云上湘赣边平台累计联合举办大型活动80余场、采风活动近100场。
“为做好湘赣红区域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云上湘赣边创立了‘湘赣红云集市’,组建手机直播联盟,走进大围山蜂蜜、炎陵黄桃等农副产品原产地。在帮助群众就近就业方面,直播车开进用工企业,为企业制订湘赣边招工计划。”郑霞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7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