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街上的店面还没开张,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苏坡派出所民警罗义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没走几步,他便遇上了穿着志愿者红背心“巡逻”的居民沈小丽。
两人所在的清水路苑小区居住着3万余人,过去治安状况不佳。随着小区智慧安防体系建成、智慧警务等举措落地,清水路苑小区如今已大不一样。
近年来,成都市公安局着力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22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21.2%,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28.4%,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实现同比、环比“双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做细做实网格防控
动员群众参与共建
清水路苑小区是安置小区,居民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生活习惯各异使得居民之间常常发生矛盾纠纷,人口流动量大又增加了治理难度。“派出所警力有限,小区没有围墙、缺少监控,一旦案发,破案的难度很大。”罗义说。
为降低风险隐患,成都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平安智慧小区建设。清水路苑小区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商铺市场、街头巷尾也全部完善监控系统,并通过云平台与派出所共享。目前,成都市已有4000余个小区完成智慧安防建设改造。同时,成都公安完善快速响应机制,在街面梯次布防派出所网格化巡组等巡防勤务单元300余组,织密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的专业专职巡逻防控网。
对身边的变化,沈小丽和邻居们看在眼里,“社区治理,我们居民也要尽一份责任。”小区里的老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中老年人组成了纠纷联调队,把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年轻人加入夜跑联防队,社区有了更稳定的夜间巡守力量。“大伙心里觉得光荣,干得也有劲儿。”沈小丽笑着说。
目前,成都已统筹4万余名警力、1.5万名网格员、2.8万名综治队员、37万余名志愿者力量参与平安成都建设,培育了“天府义警”“春熙孃孃”等一大批平安共建品牌。
加强数据资源共享
高效排查治安隐患
今年8月5日,康先生一家带着锦旗来到成都邛崃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感谢公安机关侦破的一起涉案资金达390余万元的特大网络诈骗案件。
“对方发来投资交易成功的到账截图,本金和收益却迟迟收不到。”今年3月,康先生经人介绍,向一微信名为“唐剑”的好友转账进行网络投资,后发现上当受骗。他焦急地向警方报案,反诈中心立即启动核查机制,判明这是有预谋的团伙电信诈骗。
“我们马上采取技术手段侦查,追赃挽损还有希望。”邛崃市公安局反诈民警蒋曦瑶立即与同事们紧锣密鼓展开工作。梳理案件信息、追踪资金流向……陈某等4名嫌疑人的“画像”很快清晰。专案民警掌握全部人员的活动轨迹后,兵分多路集中布控抓捕。5月14日,成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被骗资金。
近年来,成都公安以健全完善“全警反诈”机制为抓手,率先成立省市一体化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同时推动全市23个县(市、区)成立反诈中心。省市县三级反诈中心联动运行、整体作战,成功发挥合力。今年1—10月,成都市电信诈骗立案、受损金额分别同比下降8.7%、14.9%,冻结涉诈资金13.1亿元,劝阻18.5万人,挽回经济损失7.9亿元。
高效有力的信息化平台是反诈工作的基础。成都公安搭建了集网络安全实时监测、通报预警、事件处置等11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作战平台,有针对性地纳入老年人等人群的社交网络,大幅提高劝阻准确性、时效性。此外,成都公安还紧盯行业安全风险,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行业监管平台,陆续完善了“危爆物品监管”“公共交通安全管理”“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嗅探”等5个功能模块。实时监测各行业相关数据的异常波动,进而实现数据共享、隐患共排、事件共处。
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提升协同处置效率
“欠我们3万多元工资为什么不发?”“整个工程结束以后一并结算。”今年8月,成都市高新区新川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工地上发生一起冲突。民警王鹏赶到现场时,双方正在争吵。
一番劝导,双方消了气,但在欠薪问题上仍各执一词、互不退让。“解决欠薪问题,仅靠警方很难做到。冲突制止了,问题还在那摆着,矛盾很可能升级。”王鹏坦言,以前他没少因类似的非警务警情忧心。
打开“警令”APP,王鹏将情况上报,报警服务台则将该警情联动至12345市长热线。没多久,接到派单的社区和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加入调解,最终工地方答应将所欠工资结清。“现在打通了110与12345的对接联动渠道,有助于化解矛盾纠纷,我们也提高了工作质效。”王鹏说。
如何解决分级接警分流不畅、平台孤立数据分散的难题,缓解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提升协同联动处置效率,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治理智慧。近年来,成都公安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公安大数据基座分阶段有序成型,自主可控的警务云平台和一体贯通的大数据资源池也搭建完毕,各类群众诉求一键流转、实时响应。
“非警务警情由市局110平台分流至12345平台,自上而下向责任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分流、督办。”成都市公安局信通处信息应用科副科长姜淮韬介绍,大数据平台会实时排查民意热点、风险隐患、矛盾问题,为政府各部门履职、决策提供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8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