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禁猎期禁猎区内非法狩猎150余只野兔

山东平邑县三被告人非法狩猎获刑并赔偿

2022-12-27 09:53:09    人民法院报

本报讯  打野兔也涉嫌犯罪?日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三人非法狩猎案。最终法院判处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犯非法狩猎罪,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三个月,缓刑十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同时赔偿国家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

2020年11月至今年6月,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各自利用夜间照明行猎、猎犬捕猎的方式,非法狩猎野兔150余只,销售获利20920元。案发后,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将其违法所得全部上缴。经审理查明,临沂市行政区域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狩猎的野兔属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被告人于今年6月28日到侦查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三被告人非法狩猎野兔的行为,造成野生动物减少,破坏了国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1.2万元。在审理期间,三被告人向法院交纳赔偿款1.2万元。

平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在禁猎区非法狩猎,且情节严重,其行为侵害了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度,构成非法狩猎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行为还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对当地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该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崔某某、王某、刘某某犯非法狩猎罪,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三个月,缓刑十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刑罚;赔偿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人民币2400元、4000元、5600元;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时圣宏  吴晓瑕) 

■法官说法■

关于非法狩猎罪的认定及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问题,需要在确定涉案野生动物种类,在禁猎区、禁猎期以及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查明,具体内容如下:

草兔(野兔)的种属类别。依照《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县林业发展中心出具的野生动物认定意见,被告人狩猎的草兔(野兔)属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由于草兔(野兔)处在生物链底层,是上层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猎捕草兔(野兔)会破坏整个生物链稳定性,不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非法狩猎罪的认定标准。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临沂市行政区域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禁止使用毒药、爆炸物、电击或者电子诱捕装置以及猎套、猎夹、地枪、排铳等工具进行猎捕。禁止使用夜间照明行猎、歼灭性围猎、捣毁巢穴、火攻、烟熏、网捕等方法进行猎捕,但因科学研究确需网捕、电子诱捕的除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相关自然保护区域,保护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对不具备划定相关自然保护区域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划定禁猎(渔)区、规定禁猎(渔)期等其他形式予以保护。《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规定,禁猎区和禁猎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设立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规定,临沂市行政区域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被告人在禁猎区非法狩猎,且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狩猎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州互联网法院成功调处跨境纠纷上万件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