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天下武当山 平安旅游地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公安局武当山派出所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纪实

郭永安 谭运璐    2022-06-30 16:21:50   

在美丽的鄂西北,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美誉的武当山,坐落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它东接古城襄阳、西靠车城十堰、南望神农架、北临丹江口水库,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派出所成立于1983年,地处景区紫霄宫福地。现有民警7人,辅警7人;其中社区民警4人,内勤民警1人。辖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92人,流动人口977人。辖区有8个行政村、1个办事处,3家重点内保单位,491家依山而建的宾馆、民宿及商铺。近年来,武当山派出所上下同心,守正创新,始终坚持把党务挺在前面,警务握在手中,服务植根于人民;坚持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抓手,因地制宜,组织依靠发动群众,打造全域旅游中全方位“找堵防”的流动小红帽;坚持数据先行,让情指勤舆“一体化”在助推旅游经济发展中实现游客信息闭环管控;坚定向科技要警力的警务创新思维,做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脑”,从“警情、案情、社情”出发研判服务实战,开展警情常态治理、治安要素智控、所队融合联动的勤务闭环机制,推动做准确的事、有价值的事。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路上一路奔跑,追逐梦想。

“我们的梦想就是夯实智慧警务,争创人民满意公安派出所,努力打造旅游景区派出所的标杆,在护航乡村振兴、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新征程上贡献公安力量!”武当山派出所所长王群说。

同时,派出所以政治安全、公共安全、文物安全、游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为重点抓手,扎实开展旅游安保和治安管理工作,有效维护了辖区平安稳定的旅游环境,连续8年实现景区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目标,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时代要求。

 

 

扎根武当,老民警甘为所队“孺子牛”

每逢春节,鄂豫陕等周边地区广大游客有祈福的习俗,高峰期每天要接待3万余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安全、服务旅游安保是武当山派出所日常最为重要的工作。

虎年大年初一,武当山上白雪覆盖,山峰在迷人的云海中若隐若现,蔚为壮观。

“冰雪天气,路面湿滑,注意安全!”一大早,58岁的老民警李元海就来到武当山南岩景区执勤点,提醒游客,做好疏导工作。这已是他连续31个年头在值勤中度过大年初一。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当山景区遭遇全面封闭,此时,景区内还住着1000余位居民和230多名道人,这些人的防疫状况和生活需求,一直牵动着李元海的心。疫情发生后,李元海就一直坚守在山上,并坚持在景区巡逻,他巡逻的第一站,是武当山紫霄宫,这里当时住有120多名道人,由于景区封闭前全国各地游客众多,一旦有人被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尽管景区管理部门早已采取了减少人员聚集,取消一切活动的防疫措施,但李元海和他的同事还是放心不下。在紫霄大殿门前广场,李元海多次找到负责道观安全的王芳主任,反复叮嘱加强防疫措施:进出要登记、吃饭要分灶、一天两测温……通过频繁多次登门走访,看到紫霄宫、宫观殿宇的防疫措施执行得严密,才让老民警李元海松了一口气。

从警以来,他共调解各类纠纷3000余件,救助游客5000余人次,无一投诉。

 

 

畅游武当,体验大数据防控“一体化”

近年来,在“与爱同行惠游湖北”等相关全域文旅活动的刺激带动下,武当山景区已成为全国游客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的首选之地。随着线上线下实名制购票、刷脸入园等系统的推广应用,智慧旅游发展已成趋势,如何将数字景区向数据景区、平安景区转变,有效提升服务旅游经济发展的精准管控水平,成为摆在武当山派出所全体民辅警面前的警务课题。

武当山派出所全体民辅警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他们以人民为中心,以情报为主导,以一体化为抓手,充分应用大数据解构业务,打通壁垒、重塑流程、构建“研、交、办、督、结”闭环工作流程,实现风险管控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融合共享、警种优势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推动警务组织结构扁平高效,警务运行管理实战智能,警务配置精准集约。

2020年,武当山派出所联合武当智慧旅游有限公司,对景区游客数据进行建模综合分析,多维关联比对,挖掘情报线索,有效预防各类案事件发生,努力为武当山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决策、人员管控、精准找人等提供信息服务和数据支撑。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武当山派出所与辖区武当智旅、369国旅等旅行社合作,充分发挥导游群体在景区地头熟、接触面广、善于和游客沟通等优势,与每天每名入园上山的带队导游签订责任书,督促他们在保障游客安全、宣讲武当文化的同时,还要及时化解旅行团成员中的涉旅纠纷,实现由服务旅游群体小闭环到景区平安创建大闭环。实现警务运作更高效、打击防控更精准、民生服务更智慧、群众生活更安全,游客体验更舒适的目标规划。

 

 

情暖武当,流动小红帽携手“找堵防”

在武当山上,有一支头戴红色贝雷帽的“平安义警”队伍,他们常年行走在景区各景点之间,全面落实“景区+景点”共同找、共同防的责任,紧盯山上重点人、事、物、场所等治安要素,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旅游秩序维护等工作,被辖区群众和中外游客亲切的称呼为“小红帽”,已经成为景区内一道靓丽的平安风景线。

2020年以来,市局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武当山派出所按照上级要求,在辖区8个行政村分别选聘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村干部兼任驻村辅警;同时,在景区管理局、护林员、环卫工、商户等群体内物色发展治安积极分子30人担任“平安义警”。至此,“小红帽”队伍已经发展到80人。

2020年10月1日,浙江台州籍“驴友”11人,从丹江口市官山镇方向徒步穿越山谷向武当山金顶攀行,途中迷失方向被困山崖,当晚21点武当山派出所组织“小红帽”、消防、护林员等100余人开展救援行动,最终奋战15个小时成功营救了被困游客。

2021年大年初一,河南游客李先生不慎将装有168万元借条的钱包丢失,接到求助的值班民警迅速带领“小红帽”通过查看监控、徒步巡查等方式,在金顶景区进行地毯式搜索了10个多小时,最终才在山腰石缝里找到了李先生失落的钱包,望着失而复得的钱包和巨额借条,李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场向“小红帽”们深深鞠上了一躬。

根据景区的特点,派出所又创造性推行“战平结合、双网融合、智慧布警”景区警务模式,在辖区组建了民宿管家、村湾护卫队和“商铺联盟”等多支全时空、全领域平安志愿者队伍,推行“基础信息联采、重点人员联管、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治、防范服务联动”工作机制,共联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5起,及时救助遇险遇难、走失走散游客达300余人次,帮助游客找回丢失物品100余件,为游客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整治安全隐患167余处,开展安全防范宣传3余万人次,将守护平安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角角落落,走出了“景区枫桥”特色平安之路。

 

 

问道武当,志愿者联盟里有“洋弟子”

武当山以其绚丽的自然风光、神奇的武当功夫和博大的太极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功夫爱好者前来习武学艺。据统计,武当山目前已登记在册的“洋弟子”超过2万人。他们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长期坚持在武当山上修习道教文化的“洋弟子”已逾7000人。

为了加强境外人员管理,便于交流沟通,武当山派出所联合出入境管理大队于2019年10月1日成立了一支由8名外国人组成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队。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对武当山的热爱是相同的。其中,来自美国的杰克已在武当山一家武馆内学武悟道近10年了。原来在2009年,当他初次来到武当山,就一下子爱上了这里。“绿瓦红墙,很有中国的古典韵味。更为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很深奥的道文化。”在感受到武当山的神秘之后,杰克便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武当山定居。

2019年十一黄金周,杰克和他的国际志愿者朋友们参加了武当山旅游服务工作,他们身穿志愿者马甲,活跃在武当山景区各个景点,为中外游客提供网上购票、旅游线路咨询等公益性服务。在服务间隙,他们还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和专业特长,为在武当山学习、旅游的外国人开展涉外法律法规宣传、文化交流,成为外国人前来武当山学习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武当山国际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共参与旅游服务活动6次,服务游客10000人次,调解涉外纠纷3起,提供涉外案件线索1条,协助警方破获涉外案件1起,已经成为武当山上的一道别样“枫”景。

如今,大岳武当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玄妙的道家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武当山派出所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与时代同步伐,与科技同频共振,立足本职,对标对表,以聚焦防控网格、为民服务、乡村治理的“三个升级”为抓手,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不断探索4A旅游景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而不懈奋斗。(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公安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镇江成立首家“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法律服务中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