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房产 > 正文

各地调整购房政策能否改变楼市颓势?

谭浩俊    2022-04-07 15:45:13    中华工商时报

一向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信贷政策正在起变化。近日,多地被曝出房贷利率下调,尤其是苏州、成都等城市被传首套房贷款利率甚至降至4.6%。要知道,去年调控严厉时,热点城市的房贷利率曾高于6%。按此测算,100万元的房贷,购房者可以节省几十万利息。这样的变化,可以称得上是重大变化。

不仅房贷利率,首套房首付比例也出现了很多变化,首付比例明显放宽。部分城市还取消了限购限售政策,调控松绑已成不争的事实。其中,河南郑州是率先放松限购政策的。紧接着,哈尔滨、福州等地也相继取消限购限售政策。一时间,调控政策会不会退出也成为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面对部分城市退出限购限售、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为了稳定民心、稳定房价,更为了稳定预期,不让房价因为楼市调控政策松绑而出现反弹,不让炒房者以为有机可乘,管理层也及时做出回应,连续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避免楼市出现反复,避免房价出现反弹给广大居民带来不利的心理冲击和影响。特别是一线城市,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政策松绑现象。

部分城市松绑楼市调控政策,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以此来刺激楼市、刺激住房消费、改变楼市低迷状态。关键是,今天的购房者,已经完全不像几年前,只要看到楼市调控政策有变化,就立马跟风买房,就会被房价牵着鼻子走,就会心甘情愿去当房奴。是不是应当买房,买什么样的房,何时买房,已经变得很理性。尤其重要的是,在“房住不炒”定位下,房价不可能再出现大的波动,尤其不会出现大的上涨。只要房价不继续上涨,只要房价保持稳定,购房者的理性就会越来越强,购房者就会理智地选择购房时机。

显然,单纯依靠松绑楼市调控政策,是很难把购房者的购房热情再激活的。因为,面对开发商资金链紧绷这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购房者也在做着积极判断和深入思考,观察房价会不会下调,关注政策会不会向开发商倾斜。特别是已经出现风险的大型开发企业,能不能走出困境,是自己走出困境,还是政府帮助、政策扶持让他们走出困境。对购房者来说,已经开始用脑购房,而不是用热情购房、拍脑袋购房。而“房住不炒”定位,也决定了房价不会出现大涨现象,炒房者要想兴风作浪,也没有这个空间、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胆量。

也正因为如此,指望楼市调控政策来改变楼市低迷的格局,让楼市走出颓势,难度是相当大的。对开发商而言,必须通过“保交楼”来树立正面形象、守住企业信誉,让购房者不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对地方政府来说,则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松绑楼市调控政策来刺激居民购房,而要让居民更好地自由选择。因为,刚需仍然是楼市最重要的支撑,松绑限购限售给炒房者留下空隙的行为,是站不住脚的,也是支撑不了楼市的。真正要想楼市走出低迷,就要用信誉、信用打动购房者,让购房者充分信任。否则,就是自娱自乐。

楼市的颓势,不是调控政策带来的,而是房价上涨过快、房奴过多的教训积累起来的,广大居民不是不想买房,而是不敢买房。一方面,担心房价下跌,从而让自己手中的财富贬值。于是,他们选择了等待观望;另一方面,房奴对购房者的心理产生了强大冲击,很多人担心买了房,自己也就成为了房奴。因此,他们也需要等待观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开发商手中的房子,不一定都要变成商品房,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也可以将一部分商品房变成租赁房。租赁房也可以分成多个层次,廉租房、一般租赁房、中高档租赁房、高档租赁房等,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需要。

总之,依靠松绑楼市调控政策来刺激楼市的方式,不可取,也不会有明显效果。真正有效的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租赁房市场、激活刚性需求,而不要把希望再寄托在炒房者身上,那是过去时,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允许。“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靠“内部关系”不摇号就买新房? 南京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房号”诈骗案
下一篇:22城迎来集中拍地期 土拍规则进一步优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