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基础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始终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围绕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人民周刊》记者对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进行了专访。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请问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背景是什么?
张志勇: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有以下三方面背景:
第一,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更高水平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使我国教育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飞跃,我国基础教育跃升至世界中上等国家水平,基础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更加公平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以来,我国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全面加快普及力度,截至2021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4%,人民群众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得到全面保障,但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还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更高,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从追求“有学上”到追求“上好学”。
第三,基础教育发展进入更高质量阶段。我们的大量调查表明,人民群众对满意教育的标准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而且希望他们身心健康、道德高尚、人格健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记者:如何理解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哪些特征?
张志勇: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人民性。从教育发展理念看,基础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关心关注人民群众在享受基础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要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身边学校办学质量问题、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等。
现代性。从教育的特质看,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到教育教学形态、教育方式方法,基础教育必须更加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更加突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开放创新为动力。
高水平。从教育资源配置看,高质量基础教育以高水平的教育资源配置为前提。在物质资源方面,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设施配备水平;在人力资源方面,要提高校长的办学治校水平,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育素养。
包容性。从受教育机会方面讲,基础教育要向全纳教育迈进;从受教育者成长与发展水平方面讲,基础教育要向更加包容的教育发展,实现不同禀赋的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基础教育的学校形态方面讲,要走出重点非重点的分层办学思维,走向更加多样、多元,建设更加公平、包容、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形态,让人人享有公平而适合的优质教育。
规范性。从教育运行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自身运行,必须接受教育制度、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约束。只有接受现有教育制度的规范,基础教育才有健康发展的环境;只有尊重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依靠科学,才能提高教育效率、效益。
有活力。从教育状态看,高质量教育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组织特性的教育有机体,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高度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高效益。从教育产出看,要追求教育投入的高效益、学生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益,就是必须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教育的投入产出效能。这里,所谓学生发展的高质量,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全,成为具有创新创造活力的时代新人。
记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推进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有哪些具体路径?
张志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坚持高中队伍学校多样化发展”等,这一系列要求为推进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要坚守一个灵魂,就是我国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要贯彻一个方针,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一个宗旨,就是必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和引领亿万青少年把个人理想和人民需要、党和国家的事业统一起来。基础教育要抓好关键课程,必须强化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育人。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教育要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通过交流轮岗、城乡一体化、集团化办学、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教育信息化等举措,分配好校长、师资和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共享,创造优质教育机会公平配置新格局,吸引优秀学生更多留在身边学校读书。
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经费投入上,要改变一些地方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办学的现状,实现县级财政投入办学;在资源配置上,强化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反哺、支持乡村学校;在办学标准上,经费、师资、设施配备进一步向乡镇学校倾斜,用更高水平的资源配置标准支撑乡村学校发展;在办学体制上,变“以城带乡”为“城乡一体”,加快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
大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包容性发展。要加快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基于升学导向的“重点非重点”的“层次化”“科层化”办学格局,走多样多元、包容均衡的高中教育发展之路,加快缩小高中学校之间各类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防止因资源配置的“层次化”“科层化”而固化和影响人的阶层流动。
加快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方式仍然没有走出学科本位、灌输为主的传统的工业化时代教育方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加快转变育人方式,做到知行合一,坚持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统一,既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让学生发展智慧、增长才干。
加快学校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变革。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必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领域转移,全面赋能学校教育,推动中小学教育形态深刻变革,促进学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化、集智化转型。
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党的二十大进一步确立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在教育理念上协同,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生,达成共识;要在教育方式上协同,让广大家长掌握和实践科学、理性、民主、积极的家庭教育;要在呵护孩子心理健康和美好心灵上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滋养和保护;要在促进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上协同,共同为儿童提供良好环境和高质量课程、实践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