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去进行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将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选择好的学校和专业,成了各家庭此时的重中之重。
了解自己,在填报志愿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考生,你有数了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方能在高考后的报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有四个重点考虑的因素供参考。
一、考虑统考成绩:部分院校、专业既看高考总成绩,又看相关科目成绩
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学习成绩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这三个层次的院校在高考录取时是分批次录取的。在填报院校和专业时,既要看统考成绩,又要看相关科目的成绩。各院校在确定了调档比例之后,首先是以统考总成绩来调阅电子档案的。投档分数线要根据报考人数及考生统考成绩等在录取现场进行确定。各院校情况不同,投档分数线也不同。也就是说,没有成绩就没有竞争力,当然也就没有话语权,所以一个高的分数会让考生从容很多。
虽然影响某一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该专业受欢迎程度、专业就业前景以及该专业的往年报考人数等因素,但是,一般来讲,一所学校中的专业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通过该专业近年来的录取分数线体现出来的。因此,汇总全国普通高校三年内在各省招生录取分数分布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篇幅限制,请自行查阅三年来要报考批次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
得知成绩后参照招生指南,必须明确一点:不同年份的高考分数、录取分数等不能直接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不能说去年某校的录取分数是660分,今年的录取分数就在660分左右。因为每年高考题难度不同,招生计划数有变化,考生人数也有变化,导致省控线一年一个样,也就导致了不同年份的高考分数没有直接可比性。
二、考虑身体状况:避开体检受限专业,避免影响专业学习和该领域就业
了解体检标准以及考生身体状况有无限报的专业,主要是对报考中职类学校的考生而言。一些中专职校、技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做了相应的规定,如视力、身高、有无疾病等,如果不符合条件,根本不会将考生志愿投档。
要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审方面对考生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有些特殊的限制性条件;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状况,如一些三本院校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个别专业的收费也是有差距的;另外,是否有深造和出国留学的打算,这也关系到考生对学校实力的选择。
填报志愿是一个系统的任务,要结合院校历年录取线、考生分数、兴趣专业、职业发展等因素综合来考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自我出发,选择专属于你的志愿组合,让你的志愿填报更趋完美、更占优势。
三、考虑学习特质:根据接受事物的快慢程度和个人的发展潜力
考虑学习特质就是填报志愿时要照顾自己的发展潜力。例如,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某一项技能的时候速度较快,准确度也非常高,可能在接受另一方面事物的时候耗时较长,不容易“入门”,就是所谓的“不敏感”。有个词叫“性向特长”,是指完成某一特定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能力。所谓潜在,不是指现实的或者目前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或者能力,而是指能够轻易掌握这种能力的可能性。
四、考虑性格特点:根据兴趣选专业,根据性格有针对性地筛选专业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性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青少年形成了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如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有的则沉着稳健;有的反应灵活敏捷,有的则小心谨慎。性格就是指人在态度和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征,是人与人之间最核心的差异。不同性格的人与各类专业、职业有不同的匹配关系。
职场中,很多企业在招聘新人时,将性格测试放在了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一个人能力不足,可通过培训提高;但一个人的性格与专业、职业不匹配,要改变起来就困难多了。比如,新闻专业不仅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对性格也有一定的要求。试想:一位害羞的记者如何与采访对象顺畅地沟通?一位不喜交际的媒体从业人员如何获得最新最有价值的消息?如果单单是缺乏经验,那还可以在挫折和抗击打中茁壮成长,可要是性格与之相排斥,改变起来难度就会相当大。
因此挑选专业时,首先就要清楚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若能与专业相匹配,学习中会更快乐,工作后也更能得心应手;反之则会不适应、困难重重,给个人的发展造成影响。
既然认识到性格对人的实践活动有这么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事业中,每个人总是要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那么在选择志愿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特点。
另外,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考生选择志愿,思路要开阔,眼光要放长远一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大批新型的人才,有关院校也相应开设了许多新的专业,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把国家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和实际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开阔视野,从长计议,既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又增加了录取机会,为自己成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将来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来源: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衡中教你高考志愿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