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强化见习实习 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莫海兵    2022-05-10 20:52:30    中国教育报

先有工作,还是先有工作经验,这是高校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既要工作,也要工作经验。推动见习实习工作,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实践能力,实现及早就业。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见习实习机会,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就业工作的重要练兵场。一直以来,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知识习得与能力养成“两张皮”,学习水平与实践能力“不般配”等现象。“三门干部”“眼高手低”成了一些高校毕业生的新标签,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严重影响就业。加强见习实习工作,多渠道搭建见习实习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力争把有意愿的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都组织到见习实习活动中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推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强化见习实习工作,化解就业难题,要在“三到位”上下功夫。一是政策要到位。“实习浪费学习时间”“实习耽误企业生产”,社会上不乏种种否定实习的阴阳怪调。这需要我们明确政策以正视听,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见习实习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促进就业工作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健全见习实习政策体系,形成引导政策、支持政策、保障政策、规范政策等相辅相成、相互助力的格局,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见习实习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及时出台促进政策,进一步督查政策落实情况,为政策落地提供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责任要到位。加强就业见习实习工作要夯实高校和企业的责任。高校要把就业见习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要把相关工作纳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校企就业见习实习合作要形成长效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工作制度,要加强工作督查,形成工作闭环,要量质并重,不能让实习见习工作流于形式。高校和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项目合作为抓手,围绕思想政治素养、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形成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等具体的见习实习项目,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

三是态度要到位。“实习就是端茶倒水”“实习就是给简历贴金”“实习就是给单位当苦力”,部分毕业生对实习工作认识片面、不够重视,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在实际岗位上深入实践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青年学生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真正知道如何发挥所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更好更快地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毕业生要学会利用学校、社会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源,为自己开展在岗实习实践创造机会。面对岗位,要放下身段、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在工作实践中历练自己、把握自己、成长自己,迈好步入职场的关键一步。(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10日第2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双减”行动在路上
下一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延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