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文化摆渡人:重塑“双减”背景下的教师身份

夏静    2022-05-06 11:43:31    中国教育报

对于“双减”引领的这场教育变革,教师既是落实的行动主体,也是亟待角色重构的群体。在减负增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践行新的育人观念?凡此种种,倒逼着学校创新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以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职业定位,实现教师身份的重塑和转型。

近年来,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苏州市越溪实验小学着眼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作业设计与实施、校本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教师身份的转变和重塑,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价值引领、学习陪伴等作用,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文化摆渡人”,以多元化、可选择的“摆渡”方式,引领学生到达目的地。

身份转变:

从园丁到引导者

教师向来被比作辛勤的园丁,这是对教师付出的认可,不过,站在多元化发展、发掘学生潜能的角度,不免有着以单一样板培养人、衡量人的倾向。其实,教师更宜做“文化摆渡人”,育人模式变修剪为引导。

“文化摆渡人”的提出受到英国小说《摆渡人》的启发,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文化摆渡人”把教师的职业价值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直接关联,时刻提醒教师应当尊重人的个体差异性,分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多元的教学方式。

教师是摆渡人,意味着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为不同的“渡河人”,有明确“目的地”,也就是不同的成长目标,需要不同的规划和指导。学校和教师在育人工作中要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业发展、人生规划、目标设定并予以引导。一旦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其他目标存在冲突时,应当尊重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从客体需求和长远育人目标出发,反思教育实践。

作业问题是影响学生成长的老问题,近年来,随着教师身份从知识权威者向“文化摆渡人”转变,学校的作业设计和实施呈现出多样化、选择性和实用性特点。学校以年级和学科组为单位,探索必做和选做作业制度,实行特色作业制度,增强作业的选择性。

例如,学校语文组教师设计了拓展素养、实践操作两大类创新作业,每天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电视新闻或收集有益的网络信息,同时利用课前三分钟和午间阅读课开展吟诵古诗、“新闻播报”“新闻评论”等活动。数学组教师则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效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将作业分为计算类、操作类、探究类、调查类等。英语组教师强调作业有效化、生活化、情境化,如将核心句型运用到生活中与同学、父母的对话中,阅读英文绘本等。

价值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媒介”

随着教育硬件和技术的进步,学习的路径日渐多元化,知识本身不再具备稀缺性,教师应深入思考自身真正的教育价值所在。坚持“五育并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不能只以知识学习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成长和自己的育人成果。

在教师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上,“文化摆渡人”身份强调“传递”的含义:摆渡人不会将自己看作船只或河流,而是通过驾驭它们实现渡人的最终目的。将这一概念迁移运用到育人场景中,教师应尽快扭转“知识象征”的职业认知,不再站在“知识本体”的角度完成课程教学,而要探索教师作为“学习媒介”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力。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课程建设进一步突出了长期主义、媒介主义的生态视角,着力构建开放、包容、多元、自主的学习场景和文化氛围。在“文化摆渡人”理念指引下,教师们获得了自主研发融合课程、调动学科资源的能力和权力,纷纷投身到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之中,他们积极探究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融合,通过体验教学的方式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设置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学习。在阅读课程和社团活动中,教师们还多次邀请作家分享创作技巧、人生经历,让学生感知阅读、写作、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通过学校搭台、专家唱戏的方式,把校外资源融入学科育人的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越溪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教师不只是教会知识,更要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支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达到学科、课程育人的目的。

角色转变:

从课堂掌控者到学习陪伴者

“双减”的推行进一步否定了单纯通过增加学生学习时间来提升成绩的手段,有效教学成为重要课题,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但是,在课堂上还是有不少老师舍不得交出课堂的时间,用大量时间讲授知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往往不高。

从教师与教学的关系角度来看,“文化摆渡人”的身份提倡把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引导教师多关注船上载着什么人、吃水多少、流速几何、去向何处,也就是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留给他们更多时间去思考、参与、练习,教师从课堂掌控者变成学习陪伴者。

基于这种理念,学校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生态,学校在省级课题“‘体验与发生’的课堂教学生态研究”引领下,启动前瞻性项目“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理论培训、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随堂听课、日常教研课研讨等机制,以校本研讨为载体,以课堂观察为抓手,注重体验教育。

学校要求教师不仅做到熟悉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年段目标,对学科横向、纵向知识网了然于胸,还要减少课堂的随意性,转变以往重“讲”少“练”的教学方式,创设学生沉浸式学习方式,加强精准教学,提升育人质量。2021年12月,苏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21年“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研究”项目成果获奖名单,学校的课例分析与学术论文均获一等奖。

“双减”的实质是提质增效,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是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增加。越溪实验小学以“文化摆渡人”统领教师身份重塑和转变,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给教师和学生放权和赋能,让他们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主体,彰显主动学习、向上生长的生命活力。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5月06日第5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推动工作创新
下一篇: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