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梦圆,再启新程。2022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出台,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促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具体规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广大高校在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应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当前,应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如何深入推进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构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中国高等教育》就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采访了高校书记校长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找准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江苏省兴化市是苏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鱼米之乡”。每年春天,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都会带领专家教授团队来到兴化市,深入乡村、食品厂、畜牧公司等,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专题调研。
“对高校来说,采取校地共建形式,对接一个乡镇或村,建设一个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区域示范基地,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作为农业科技专家的焦新安提出了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基于这一思路,扬州大学与兴化市共建扬州大学兴化乡村振兴研究院,搭建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致力打造苏中地区农业为主导市县的乡村振兴模式。近年来,该研究院已逐步成为兴化市乡村振兴重要的“高级智囊”和“科创引擎”,校地双方在产学研活动对接、重点科技研发和联合攻关、乡村振兴产业技术服务、乡土人才培训等方面硕果频出。
正如扬州大学的实践探索,我国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学科、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深入挖掘乡村特点,发展乡村产业、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与乡村生态。在充分考虑乡村建设实际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农村配置,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谈到高校如何立足区域特色,突出重点地服务乡村振兴,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给出了建议:“高校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形成乡村振兴区域性特色。对于适合三大产业联动发展的乡村,要加强产业空间管制,实现产业有序发展;对于适合发展规模农业的乡村,要落实好农业支持政策,确保农产品供给;对于适合并侧重生态保护的乡村,要落实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
同时,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也需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我们要把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升服务能力,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对专业学科设置、科学研究方向等作出相应调整,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提出了高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设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去,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机制,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发挥企业在资金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有效模式和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长效机制。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动力。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之一,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多年来,高校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湖州模式”“曲周模式”等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科技服务模式。
2019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逐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强化高校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和成果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在该行动计划的指导下,高校主动投入,整合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产教用结合,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柴加油”。
“一根科技竹(林竹产业研究院),两棵富民果(山核桃与香榧),三株仙人草(中草药)”是浙江农业大学以农林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招牌”。据沈满洪介绍,在科技振兴乡村产业方面,学校的竹子研究团队走进全国各地的山区竹海,帮助四川宜宾建设林竹产业研究院,强力支撑了当地竹产业的发展。在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学校常年有100多位教师担任农村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利用浙江农民大学的平台,开展现代农民培训,为乡村振兴定制的“乡村运营培训班”一直处于“忙不过来”的状态。在科技服务乡村生态方面,形成“三幅美丽图”:秀山图——山体生态修复和治理,丽水图——乡村水环境治理,美居图——乡村规划与设计。
谢德体认为,“高等院校具有人才智力优势、理论和技术优势、文化优势、培养技能人才优势,这些优势都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要重点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两大发力点。”在这一方面,西南大学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与地方合作建设多个科研基地,积极探索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撬动偏远山区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还有大量设置在基层村镇或企业中的分布式服务站,搭建起沟通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振兴一线实践的桥梁。
让高校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原动力”,还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纷纷优化科研评价机制,在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建立以服务乡村质量或效果作为重要科研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考核办法和奖励机制,有效激发了高校科技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例如,在《扬州大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指引和激励下,扬州大学组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团队、农业产业科技帮扶团队,专家们长期服务于江苏响水、滨海、灌南、大丰等地,累计举办各类培训600多期,转让和推广应用动植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500多项。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人才必须先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强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
“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高质量涉农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涉农高校作为高质量农业人才的培养主体,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和就业保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但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仍面临不少困难。”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在格外重视涉农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方案,“可以建立‘公费农科生’专项计划,明确就业优惠政策,构筑多部门协同保障机制,加大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设立农科专业教学实习实践专项经费,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农场建设,切实提高农科专业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乡村教师,引导广大师范生牢固树立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精神,也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据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介绍,西南大学近年来在云南、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建立12个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6个卓越教师工作站入选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近8年培训教师10万余人。此外,还为云南昌宁、重庆石柱、四川西昌、贵州遵义等地累计送教100余次,协同培育教师5000人次,积极服务与支撑国家“强师计划”,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努力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焦新安看来,高校在汇聚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需要利用这一优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对此,高校要因势而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一方面,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积极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拔尖型农业人才。
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征途上,高校已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未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高校应积极主动作为,提高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用和科教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高教动能”。(《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王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