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天宫课堂”上的美国中小学生

记者 刘 峣    2022-04-18 15:40:41    人民日报海外版

4月9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中小学生拿着“欢迎回家”字样的展板,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录制小视频。
新华社记者 刘 杰摄

 

“神十三”回家,“神十四”待飞——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预计年底将正式建成空间站,并转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具备长期连续载人驻留能力。

太空中的中国航天员(taikonauts)吸引全球目光,即将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天宫”同样备受关注。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参与建设及运营的国际空间站,预计将于2024年结束使命并退役。到那时,中国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航天事业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事业。中国航天积极开放合作,在外空领域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一个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

激励年轻一代

在“回家”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又进行了一次“天地对话”的“天宫课堂”。不过,这一次“听课”的学生来自美国。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了“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近500名美国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开交流。

在当天的活动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回复了美国学生们提出的12个问题。3位航天员在太空中给美国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并现场展示,让在场的学生收获满满。

“在太空中你们怎么吃饭?”来自夏威夷的乌卢塞姆雷问道。

“工作人员给我们准备的食物营养丰富、种类多样,都是我们经常在地面上吃到的食物。”王亚平在视频中向美国学生介绍,除了正常的饮食之外,工作人员还准备了饺子、粽子、月饼、汤圆等中国传统节日食品,她还邀请大家有机会尝一尝中国美食。

翟志刚在回答“对于想成为宇航员的孩子有哪些建议”时说,想当航天员第一要锻炼好身体,适应太空环境;第二要好好学习,多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给自己的飞行带来信心。

在活动中,不少美国学生用中文向中国航天员提问。中文名叫卡羽彤的美国姑娘卡达蒙一口气问了3个问题。王亚平在回答时还展示了自己的布偶小牛,表示会把这头小牛带给自己的女儿。

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后,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美国公众表现出很大兴趣。据此,中国驻美大使馆设计了“天宫问答”活动,面向美国中小学生征集向中国航天员提出的问题,共收到了来自美国13个州、20多所学校300多名学生的反馈。

参加当天活动的美国国家航天局退役航天员托马斯认为,中美在太空探索领域有广泛的合作潜力,这样一定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人类未来的命运不断探索。太空探索为全人类创造了一起合作的机会,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共同福祉。

搭建合作平台

科普是中国空间站作为国际科学合作平台的使命之一。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航天机构以及联合国外空司、欧空局等航天组织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显示,未来5年,在载人航天领域,中国将依托“天宫”,开展空间天文观测、地球科学研究以及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科学实验。同时推动开展航天员联合选拔培训、联合飞行等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据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遴选的首批空间站应用项目,有望于今年开始陆续上行,在“天宫”开展国际合作实验项目的实施。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为开展包括航天员联合飞行在内的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好平台。日前,俄罗斯宇航员安东·什卡普列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航天项目又快又好。“如果中国提议,我们愿意加入。”他说。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航天员选拔训练等方面已开展合作。中国航天员曾赴俄罗斯参与训练,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曾于2016年参加欧空局组织的洞穴实验,欧洲航天员于2017年参加了中方组织的海上救生训练。

林西强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展开国际合作,中方持欢迎态度。相信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建造,进入运营与应用发展阶段后,将会看到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

参与外空治理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航天事业,世界航天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阶段,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在《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上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同各国一道,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与交流合作,维护外空安全,促进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家园、增进民生福祉、服务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以来,中国与19个国家和地区、4个国际组织,签署46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积极推动外空全球治理;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建设,共享中国航天发展成果。

未来5年,中国航天将继续拓展国际合作深度与广度。除了开展航天员联合选拔培训、联合飞行外,还将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四号”卫星科学数据,共享北斗系统成熟应用解决方案……在月球探测、空间站、行星探测等领域,中国将开展更加广泛、更多方式的国际互利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推广空间信息服务全球应用,通过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等建设,让中国航天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在近地小天体监测与应对、行星保护、太空交通管理等领域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共同应对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辽宁一地通知取消部分中考科目测试
下一篇:大山里传出“天籁之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