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双减”后首个寒假 愿我的孩子真能“闲”下来

2022-01-24 11:10:37    中国青年报

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的中学生陆续迎来寒假。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备受关注,我作为中学生家长更是满怀期待。不过,我所在的家长群最近多了一些这样的话题:“‘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才知道谁在‘裸泳’”“‘双减’下第一次期末考试后,你还有勇气做‘佛系爸妈’吗”“‘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真的能‘躺平’吗”……

于是,家长群里又有人开始“攒班”了,部分家长也收到了某些“老师”可以进行语数外物化生“一对多”或“一对一”辅导的信息……一种不淡定的氛围在家长群体中开始显现。

我也有些困惑,课外培训把孩子假期“填满”的情景会不会重现?“双减”后的这个寒假,我的孩子能真的“闲”下来吗?

其实,随着中央“双减”政策的落地,不少学生和家长有过几个月“校内作业少、校外不培训”的日子,但是,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这一情况在我身边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不久前,我拿到了一份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表格。

说它简单,因为表格只有两行八列,第一行是“项目”,其中第一格是“姓名”,后面分别是“芋头”“熟食”“樱桃”“蒸蛋”“梨子”“乌鸡”“地瓜”“生菜”等几种蔬菜的名称,最后两格分别是“八种菜价”和“前六种菜价”,第二行则对应着每一种蔬菜的“价格”,一目了然很好理解。

说它不简单,在于外人很难真正领会这份表格的意义。最初看到这个表格,很多人容易把它理解为某人或某单位采买蔬菜的账单,但是仔细观察每种蔬菜下面的“价格”,又觉得非常离谱,比如,“芋头”下面的数字是94,“蒸蛋”下面的数字是76,“樱桃”下面的数字是88.27,“生菜”下面的数字是89,这些“价格”没有标注单位,很难对比,也与人们熟知的市场价格不相匹配。

经过“知情人”的指点迷津,我才了解,原来这些“蔬菜”并不是真的蔬菜,而是以每一种“蔬菜”首字谐音所代表的一门科目,比如,“芋头”代表“语文”,“熟食”代表数学,“生菜”就是“生物”,每种蔬菜下面的数字不是价格,而是相应科目的成绩,“八种菜价”就是八科成绩……

中央“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各地公布的细则措施中也纷纷提出要“减少考试次数”“考试不公布分数和排名”“减少分数攀比”等。

但是,当期末考试来临时,这样一份“玄幻”的成绩单出现了。

这并不稀奇,在我孩子“小升初”时,我还遇到过一些“暗语”,比如,“择校热”时的“坑班”“DZ”(点招),校外培训乱象时的“鸡娃”“牛娃”等。“暗语”的出现,伴随着的往往是孩子们的“内卷”和家长的焦虑。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择校、“鸡娃”一下子没了市场,这些“暗语”自然销声匿迹了。但随着考试季的到来,类似的情形在我身边又稍有冒头。

“双减”后的首次期末考试和首个寒假,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学校“减负增效”的一次检验,同时还是对家长及整个社会教育观念的一次考验。

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教育部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寒假期间各地要严格执行日常巡查,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同时也要堵住各种“暗道”,要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

其实我们家长很清楚,“忙”和“闲”是相对的。

“双减”前的孩子,确实很“忙”,他们每天走出学校大门,就不停地在各种培训机构间“赶场”,家长们也很奔波,忙着接送孩子。

但这种“忙”背后是一种懒惰。

特别是假期,往年,我们家长早早把孩子的课外班安排妥当,假期一到,便把孩子送进培训班,“万事大吉”:孩子有人看着了、学习有人管着了,见面少了连亲子矛盾都少了。

这种做法是把教育窄化成了“学知识”,也把家长的角色简化成了“司机+保姆”,这显然是不对的。体积庞大的冰山,露于水面上的往往只有山巅那小小的一部分。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如同一座冰山,知识的学习只是露于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的庞大部分是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创新能力、意志品质等诸多方面组成的综合素养,这些才是支撑孩子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的决定性因素,而家长却往往只盯着那“冰山一角”拼命加码。

这也是我理解的“双减”政策实质内涵之一,它要减掉的正是只为“冰山一角”过多的、重复的付出,把“减”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综合素养。

有家长说,不敢让孩子闲下来,是担心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被落下,但在意识到只抓孩子学习其实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之后,那些真正注重孩子长远发展的家长,恐怕不会再纠结于当下。

还有家长说,不是不想让孩子闲下来,而是怕孩子闲下来的时间,马上被手机“占领”。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试错并不断修正的过程,孩子只有在规划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规划。孩子们在日积月累的被安排、被填满中,早已经失去了主动学习、主动规划自己的能力。

因此,这个假期让孩子“闲”下来,不仅是把孩子从沉重的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也是帮孩子找到自我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唤醒,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唤醒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现在,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就看家长有没有这个勇气了。希望我有!(林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学生“双减”微调查:作业虽减,焦虑犹存
下一篇:对话科学家、写春联做元宵灯、为家乡先贤立传……这些假期作业,真有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