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招聘会开在回家的高铁列车上

宋霞    2022-01-17 11:03:57    北京青年报

近日,一场为高校大学生量身打造的招聘会在北京开往合肥的高铁上展开。这是由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发起的“返乡求职专列”活动。活动涉及的求职专列从北京南高铁站发出,目的地是安徽合肥,免费帮助大学生坐高铁回家,并“顺道”解决就业。

一趟求职专列发车

1月12日,从北京南开往合肥南的G43次列车按点出发。除了一般的旅客,这列车上还载着求职的毕业生和招聘人员。

据了解,本次“高铁上的招聘会”特别活动,探索打造“移动就业站”新形式,在专列上开展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指导及企业宣讲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回到基层就业创业,增强城际人才交流活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安徽省企业代表,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招聘经理马亮、科大讯飞集团校招经理毛子怡在专列上开展宣讲,并带来5G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等千余个工作岗位。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强与学生一起乘坐该趟专列,全程解答同学们就业求职过程当中的疑问,帮助学生尽早地明确职业目标。 “今年毕业生是以往历年的最高峰,求职压力比较大,求职专列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应该开得更远、更多。”

据介绍,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3所高校的学生参与,活动结束后,不少人发了朋友圈,点赞这种新颖的活动方式。他们表示会选择回乡就业,因为竞争压力相对来说会小,同时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更想离家和父母近些。

回乡就业更有盼头

“我现在是研三,最近也在考虑就业的问题。这个专列和我准备回家买票的日期和班次都一样,既能免费回家还能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若在回家路上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更是一件美事。”在北京工商大学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小李告诉记者。

小李说,发展空间和薪资不能一概而论,在一线城市一万的工资,去掉租房、吃饭等花费攒钱的可能性很小,若是在晋升新一线城市的合肥老家五六千元的工资,却没有房租压力,相对来说更有盼头。

面临毕业,小李因为更青睐稳健型单位,参加了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考试,再加上写毕业论文占去不少时间,根本无暇参加求职面试。巧合的是,老师在群里发布了一则关于“返乡求职专列”的消息吸引了小李的注意,目的地就是老家安徽,她不假思索报了名。“这个活动名额65个,成功报名后,主办方就帮忙买了票。”

小李介绍,这是一次定点定向的招聘宣讲,岗位就在安徽当地,在专属的那节5号车厢内,很多人拿着简历和招聘单位的HR进行了交流。没了以往面试时的严肃,轻松的氛围也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交流起来更顺畅。

返乡过程也是找工作的过程

在北京读本科的王同学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她的目标院校是老家的南京大学。王同学说,这种求职专列的方式是一个鼓励大学生学成后回乡就业、支持家乡建设的有趣尝试。在高铁上求职,形式很新颖,返乡的过程也是找工作的过程。

她坦言,目前网上支持声音很多,这也反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不再一味追求大城市,也很愿意回家就近就业,既缓解思乡之情,也为家乡发展献力。

期待招聘会上长途列车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认为,让大学生多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可以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返乡高铁专列对地方政府、企业吸引在京(在外)就读大学生回家乡干事创业是有益的创新和尝试。“不过短途列车时间有限,恐无法深入对接了解。期待能有更多长途列车便于双方互相观察、深入对接的求职活动的开展。”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议大学生们要先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住未来的朝阳行业,去有增长性、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产业。这样做,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价值,投身到国家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文/本报记者 宋霞 实习生 要越 刘瞾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校就业率数据不高,背后缘由最该被挖掘
下一篇:逆行,只为让学生们安心放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