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博物馆资源如何助力青少年教育?

冯琪    2022-01-07 09:49:02    新京报

北京市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正在有序推进。1月6日,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双减”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话题引起多位委员关注。

“双减”后,素质教育、素养教育受到更多家长重视。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实践活动?博物馆资源如何与学校教育有机衔接?博物馆用什么教育活动和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是诸多博物馆科教工作者、学校教师关心的问题。

“双减”之下博物馆教育功能日趋凸显

今年北京两会上,一份来自共青团北京市委的集体提案指出,在“双减”背景下,家庭对于传统学科教育外的研学需求迅速增加,这是博物馆社教与学校教育结合,促进学生教育体系完善的一大契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趋凸显。”提案强调,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提出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指导支持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优先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需要,开发精品科普课程,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讲解指导,切实增强科普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趣味性;鼓励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专场和家庭亲子科普教育活动,向中小学生优惠或免费开放等。”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玲看来,艺术对于孩子的成长、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博物馆的课程、展览等对学校课堂教育、青少年成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补充。

“双减”之后,孩子们和学校对于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陈玲称,希望和教育系统有更好的联动,建立一种社会教育资源共建机制,发挥“博物馆之城”的优势和作用。

大部分博物馆教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力量

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博物馆在育人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探索。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阳光少年”系列课程、“社会大课堂”系列课程等;故宫博物院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实践课程也在研发中;颐和园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学院合作,正在为海淀区人大附小和中关村一小等小学设计校内双语课程《博物馆探秘之旅——颐和园博物馆》……

但对于大部分博物馆来说,在面向青少年、中小学生的教育活动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

“现今博物馆资源展陈多以实物摆放、音频讲解为主,专业性与趣味性程度普遍较低,没有发挥博物馆应有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教育创新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张毅指出,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博物馆展陈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博物馆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馆校合作的经验较少,合作的机制尚不成熟。”共青团北京市委的集体提案中则明确指出,当前仍有很多博物馆依然只是带领观众在博物馆里浏览式观看,既没有活动前的前期课程支持,又缺乏后期的讨论总结,形式也相对单一。

具体而言,由于馆校合作经验较少,合作机制不成熟,双方沟通成本较高,这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除少数博物馆有专业教育人员以外,大部分博物馆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员是讲解员出身,所学专业与学术修养参差不齐,缺乏理论基础与专业力量。

此外,在博物馆这一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如何保证学生百分之百安全地来去于馆校之间,也成为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难题。

博物馆课程仍需专业及体系化建设

正如共青团北京市委的集体提案所言,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为实现各自的教育目标,互相配合、积极参与,主动调整自身策略,实现互利双赢的深度合作活动”。

1月6日,陈玲向新京报记者分享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实践方面的思考。

据悉,中国电影博物馆推出“社会大课堂”“电影大讲堂”等系列教育品牌,孩子们来到博物馆,通过展览、电影放映、映前导赏等,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同时,拓展博物馆功能,推出“送课进校”活动……

此外,陈玲表示,还可以博物馆与学校共建,“根据学校孩子们的需求定制课程、教材,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实践,效果也很好。”

共青团北京市委集体提案中为“馆校合作”提出建议:博物馆和学校合作制定教学方式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依托博物馆的实物以及一些学校不方便提供的实践课和讨论课,通过深化与中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使博物馆教育活动与中小学校文化、历史、科学、自然、思想道德等课程相互结合。

提案建议,成熟专业的博物馆甚至可以提供教师的职业发展项目,为其提供展览展品辅导培训和博物馆在线教育资源等。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博物馆教育结合,利用博物馆资源为教师提供学习、研究或培训的机会。

同时,提案建议博物馆加强与专业的高等院校合作,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打造与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互补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品牌活动,以此建立长期有效且结合密切的馆校合作制度。

“还是要‘练内功’。”陈玲强调称,下一步,博物馆要下功夫去挖掘自身优势和文化资源,拿出更系统、更专业的课程和内容。此外,如果物理空间有局限性,还可以通过线上方式与线下结合,开展更为丰富的教育活动。

“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研究和拓展电影文化教育、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需要更加强化和更多相关部门、社会机构的联动,整合资源,在教育这件事上发挥更大的效能和优势。”陈玲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网宣”结婚 家长“情愿”送红包?
下一篇:河南2020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延期举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