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王强 李振东    2022-03-25 17:26:06    光明日报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揭示了“团结”“奋斗”是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把“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列入“五个必由之路”来认识。这些重要论述,集中阐明了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饱含着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艰苦奋斗,书写新的奋斗史诗。

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

团结奋斗是党和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所历练形成的实践品格、精神品质,是历史凝练的宝贵经验,彰显着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规律,引领我们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战略和策略。我们党之所以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实践证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只要我们党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就能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奥秘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最终靠的是党领导人民自觉的团结奋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组织起来,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再到爱国统一战线,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新长征之路,也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路再长,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奋斗下去,定能到达终点。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朴素道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回望百年历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中华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从洪魔肆虐到山崩地裂,从雨雪冰冻灾害到新冠肺炎疫情,各族儿女团结奋斗、互帮互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升华属于自己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图景。

悉心领悟百年奋斗历史的深刻昭示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恩格斯认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决定历史结果。毋庸置疑,团结奋斗的力量能够最大限度形成历史合力,创造出最为辉煌的“历史结果”。以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来审视,团结奋斗既是始终贯通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的一条主线,也是党和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共同探索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已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同行者”和“同盟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团结”“奋斗”,蕴含的深层考量在于,新的时代重任、新的历史创造,比以往更加需要强大的精神引领。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只要我们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

“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带领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社会贤达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会聚在中共中央周围,共商国是、共襄盛举,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来看,我们党永葆性质宗旨,始终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掌握了团结奋斗的历史规律,从而赢得了创造伟大历史的主动权。新的赶考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什么时候保持团结统一、共同奋斗,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我们的党和国家就有光明的前景。

“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团结和奋斗是内在统一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发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雄伟号召,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再到新时代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全面部署,清晰的奋斗路线图如一面旗帜,让我们党的团结奋斗真正“有所指望”“知所趋赴”,形成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实践证明,紧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广泛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宝贵经验。

依靠团结奋斗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的团结奋斗才有主心骨。只有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确保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接续奋斗。

始终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切实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荣光。

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都会在新时代的壮丽画卷中留下印记。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带领和依靠全体人民撸起袖子实干苦干,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作者均系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南:“六联审”严把党代表资格审查关
下一篇:“号手墙”下话荣光 发射场上显担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