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郫都区依托“天府水源地”良好生态优势,抢抓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郫都分会场建设重要契机,以落实落细林长制为切口,深化林业改革发展,逐步探索林业生态价值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两山”理论成为生动实践,为成都建设践行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郫都力量。
夯实林长制治理体系,推进资源保护齐抓共管
一是健全林长制责任机制。郫都区立足镇(街道)、村(社区)现有林业资源情况,按照“分级治理、属地管理、网格细化”原则,将其林业资源科学划分为75个片区,统筹属地资源保护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设立“区林长+镇(街道)林长+村正(副)林长+警长+监管员+护林(绿)员”的“四长二员”全覆盖包片管理体系,共设区级林长13名、镇级林长30名、村级林长294名、监督员及护林(绿)员各147名,累计巡林1.1万人次。
二是细化工作任务清单。结合中央省市林长制工作安排,郫都区高要求出台“1+2+6”林长制工作系列文件,“1”即以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为统领,“2”即以林长制工作要点和工作任务清单为具体任务,“6”即以围绕制度运行、林长巡林、信息报送、检查督查、目标考核、单位协作6个方面建立的制度为保障,高标准开展林长制工作,形成“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护林能力提升。郫都区汇集整理全区林业数据,建目入库,形成“资源一本账、要素一张图”,正加紧搭建林业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巡护监测预警系统。对林长制相关责任人员开展信息化平台系统应用等相关业务能力线上培训,提高使用信息科技现代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发现解决巡林问题43个。
用好水源地生态本底,打造“林盘+”复合消费场景
一是建立林长制工作示范区。郫都区依托在柏条河、徐堰河沿河两侧的唐昌、安德等街道(镇)开展的以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为目的的饮用水源保护林带和生态湿地建设项目,将“天府水源保护林带”作为林长制工作示范区,建立“天府水源林生态保护+林长制”治理体系,全面对接林长制与水源保护工作责任,实现林水相依,湿地保护全覆盖。先后租用土地3604亩,采用“乔—灌”模式,栽种各类花木40余种,并聘请管护公司持续性开展景观优化。
二是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郫都区用好“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中国第五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片,在林长制筑牢生态本底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林盘特点,合理对林盘内树木、建筑进行修护利用,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全区累计修复川西林盘87个,打造出棋田村曾家院子、钓鱼村罗家果花园等10个精品林盘。
三是营造高品质消费新场景。以林盘为IP,水系、绿道为纽带,郫都区按照“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景区/产业园”模式,全产业链打造林盘产业聚落,营造出金海棠湿地公园、吕家院子等12个农商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发展以林盘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农家乐600余家、乡村酒店29家,促进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预计达33802元。
抢抓世园会建设机遇,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能级
一是高质量办好2024世园会分会场。以2024世园会郫都分会场“花聚鹃城·创智园艺”为建设目标,以花卉苗木产业为重点,规划策划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21.5平方公里的示范片区,改造提升80公里的锦绣花环慢行体系,形成“一心、一片、一环、十二园、百点”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布局,以创新创意花卉苗木产业兴旺彰显公园城市示范区风采。
二是搭建林业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借力2024世园会郫都分会场打造,郫都区凝聚林业产业资源和发展核心,全力推进分会场主展区、西南地区最大的花木交易平台春天花乐园建设,覆盖植物、种子等全品类产品资源,推动健全林业产品价格采集和发布体系,促进林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目前,春天花乐园在川渝贵陕市场占有率达80%,年交易额超20亿元。
三是提升林产业智能化水平。郫都区聚焦育种育苗、智能化栽培等现代化林业,发挥金田种苗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与航天建设集团合作推进世界一流的“植物工厂”落户郫都,催生一批高竞争力战略新产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加速林产业聚集。“植物工厂”已完成项目选址及测绘勘察工作。
据介绍,如今,郫都区有林盘8700余个,森林覆盖率18.74%,建城区绿化率达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