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桂林法院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回应人民关切,不仅涌现出全国优秀法院秀峰区人民法院、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和第二庭、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邵国庆、全国模范法官曹阳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也走出了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桂林实践”。
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百姓平安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
十年来,桂林法院忠实履职,守护一方平安,让更高水平的平安桂林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环节。十年来,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38589件,判处罪犯50380人。审理的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从2012年的272件469人,下降到2021年的57件84人。通过高擎利剑,荡涤罪恶,桂林市多年来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2018年以来,通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桂林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涉黑恶案件160件(含指定管辖),审结153件(含指定管辖),受理案件数和结案数排名全区第二,审结中央级督办案件数排名全区第一;黑恶案件罪犯重刑适用率达30.49%。李佳、李兴勇、邓启祯、汤珏斌等一个个涉黑涉恶的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一批批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被连根拔起。
十年来,桂林法院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全市18个法院统一建立专门的家事青少年法庭,建成桂林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加大非监禁刑的适用力度,非监禁刑适用率33.79%,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连续多年下降。
十年来,桂林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与劳动仲裁、交警、工商、妇联等8个部门建立诉调对接中心或搭建联合调处平台95个。恢复、新建、改建人民法庭5个。设立“法官服务站”或“法官工作室”635个。以“一村一法官”为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11930起,让人民群众的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
十年来,桂林法院始终坚持把漓江司法保护工作牢记在心。据统计,仅2016年—2021年,全市法院依法审理中央督办的林家洋污染环境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955件1242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关闭污染资江的小型造纸厂17家,还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主导的“法治漓江行”等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行动,与市人大、市漓管委联合开展《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协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桂林市委、市政府成立“漓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中心”和“广西桂林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法庭”,集中管辖漓江流域破坏环境资源违法行为的审判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擦亮桂林山清水秀的“金字招牌”贡献司法力量。
站稳人民立场,维护民生权益
“人民”二字重千钧,民生连着民心。
十年来,桂林法院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不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将民生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司法救助显温情。2021年7月,在北京读大学的小何收到从2000多公里外的桂林中院送来的4万元司法救助金,这是因交通事故不幸截瘫的她第五次收到司法救助金。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这样温暖的画面屡见不鲜。2016年至今,桂林市两级法院依法为困难当事人减、免、缓交诉讼费2069.52万元,向2694名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082.57万元,切实发挥了司法救助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的保障功能,彰显司法关怀,传递司法温暖。2017年,桂林中院作为全国唯一中级法院代表,在全国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十年来,桂林法院执行工作经历了从传统办案模式到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办案的巨大变革。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号令以来,桂林法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为巩固执行成果,桂林法院全面推行智慧执行建设、多部门联合协作、多举措构建高效的执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执行案件质效。十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18457件,执结204491件,到位标的250.0822亿元。结案平均用时由94.2天缩短至67.5天,结案率由43.4%上升到80.65%,执行工作实现了“升档提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1月,东方时代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成功。桂林中院用时仅7个月5天,创造了国内上市公司重整的新速度。这是桂林中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年来,桂林市两级法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用生动的审判实践、创新的司法服务,朝着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面发力。2019年6月,桂林市中院出台关于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从统一思想认识、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等8个方面提出了33条具体措施,推动形成全方位司法保护工作格局。2020年2月,桂林市中院又推动市政府出台建立企业破产审判联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建立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确定18家成员单位职责,合力解决破产审判过程中遇到的社会衍生问题,随后还制定了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全面提高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工作质效,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标世界银行考评指标,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法治化营商环境核心指标保持全区领先,2020年因成绩突出代表广西法院参加国家测评获得好评。2021年10月,桂林中院出台《关于为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聚焦桂林‘三大振兴’,围绕营造桂林‘六大环境’,全领域、全过程、全业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十年来,桂林法院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工作,注重法理、情理、事理相结合,旗帜鲜明惩治违法失德、褒扬正气、鞭挞丑恶,引导和促进全社会深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年来,桂林法院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结各类涉民生案件62922件,涉及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医疗损害责任等民生领域,从餐桌到用药,从头顶到脚下,从实体到网络,全方位守护百姓的平安,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至98.39%和91.03%。
回应人民关切,提升群众获得感
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用不断推进的司法改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人民法院一直在努力。
十年来,桂林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上线了广西电子法院、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广西),提供在线立案、跨域立案、在线开庭、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让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从以往参加诉讼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到1次都不用跑,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实现人民调解平台全市两级法院100%应用,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注入信息化动力。全市107个调解组织和854名调解员进驻该平台,调解各类纠纷91152件,平均调解时长只需15天,每天有42件矛盾纠纷在平台上调解,每天有28件纠纷成功调解在诉前;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和无纸化办案,全面推广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等司法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动庭审效率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法院实现公正的效能;疫情期间,桂林法院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开展线上诉讼、执行工作,保证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完成法官员额制、法官单独职务序列、人员分类管理等各项改革任务,通过改革,74%以上法院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院庭长成为办案主力,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成为新常态,近五年来,院庭长办理案件数量216145件,占结案总数的52.64%,示范标杆作用充分彰显;“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全面落地,2017年起,全市两级法院陆续成立速裁团队,全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截止目前,速裁快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34.4天,较2016年缩短了64.4天。一审服判息诉率90.70%,较2012年提高2.73个百分点,稳居全区法院前列;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全市法院法官人均结案240.4件,较2012年增加452.99%;大力加强流程管控,有效缩短办案周期,全市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降至52.96天。
人民法院为人民。拥有一支高素质、敢于担当、业务过硬法院队伍,是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十年来,全市法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法院工作首位,秉承“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思想。着力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恭城法院打造的“党旗争辉·崇法为民”党建品牌获评桂林市优秀党建品牌,桂林中院打造的 “先锋领航·法耀山水”党建品牌获评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各党支部结合职能特色创建党建品牌,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桂林中院民二庭党支部创建的“法润民心”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
与此同时,全市法院党建工作以服务保障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为着力点,突出司法为民,探索建立重大案件由支部或党小组评估政治效果的党建融合审判工作新模式,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亮明党员身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成效助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能力水平的提升。全市法院还积极开展清廉法院建设,突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立足队伍建设管理,结合日常管理,教育引导,为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
回首这十年,弹指一挥间。对于桂林法院来说,十年来的奋进、改变历历在目,点点滴滴汇就了桂林司法审判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司法为民永无止境。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桂林市两级法院将更加坚定的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在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征程中彰显司法担当、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