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桂林灌阳:党员勇担当 抗旱一线党旗红

2022-09-19 10:50:23   

“看到清冽的河水润透了500多亩晚稻,我心里比吃中秋节月饼还要甜还要香。”9月12日,中秋节刚过,在桂林灌阳县文市镇吉田村抗旱现场,村党支部书记陆庚发一边拿着水管帮村民浇水一边说。

随着连月来的高温少雨天气,灌阳县文市镇吉田村与灌阳县其它旱区一样,倍受“旱魔”的肆虐,田野上正在抽穗的稻田已干枯开裂,果树、经济作物叶子蔫黄,村里三台水轮泵因水坝被洪水冲毁而“罢工”,部分农作物已干枯无收……

据了解,吉田村虽然依畔灌江,但是江低地高的地理条件导致江水无法自然引水用于灌溉,过去没有水泵抽水,靠木制水车灌田,故名大车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村近千亩农作物靠四台水轮泵抽水灌溉。

今年入秋以来,由于两个多月的高温无雨,灌江水位下降严重,加之上半年汛期数次大洪水将去年修筑的石坝冲毁,让原本缺水的500多亩中晚稻,300多亩优质水果、旱粮、经济作物面临着无水灌溉的困境。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面对旱情,吉田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了30多名党员干部、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骨干群众冒着高温轮流“看水”“守坝”,忙碌在田间地头,争分夺秒为庄稼、作物开“源”引流,“死守”在抗旱第一线。为确保“涝旱”灾年有丰收,守住村民的“饭碗”,该村先后自筹资金10万多元,请来挖掘机、组织村民修筑简易沙石堤坝,购买水泵、电泵、水管、钢丝等用于引水灌溉。经过几天艰苦的战斗,一条长约一公里横跨灌江的简易沙子与鹅卵石“混合”堤坝重建而成,四台水轮泵又开始“愉快”地工作,哗啦啦的灌江水抽入水渠。

 

 

看到源源活水流进田里,就像一股清泉沁润到百姓心中。村民陆红高兴地说:“这次灌溉太及时了,我种的8亩多优质稻田到处都是裂纹,多亏村干部及时组织修复了长坝,现在正值水稻抽穗时节,简直就是及时雨啊。看到村干部如此忘我敬业,心里特别敬佩,但是村民希望上级能尽早帮助村里修建一条滚水坝,免得每年发大水都冲毁上年修的水坝,灌溉就更方便了,村干部也没那么累了。”

采访中,文市镇副镇长王昌海介绍说,全镇下辖21个村委会、115个自然屯,自今年7月份以来,因受“副高”影响,全镇受旱严重,农作物干旱面积达5600多亩(其中水田2100多亩,耕地3400多亩),绝收222亩,损失271.1万多元;林果干旱面积1716亩,损失178万多元;人畜饮水困难点7个,山塘干涸54个。目前,全镇400多名党员干部、驻村工作组、科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坚守在抗旱第一线,为村民坚定抗旱信心,为秋冬全面丰收竖立起了一面鲜红的旗帜。(陆仕臣  周玉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安全从头开始”木兰县交警队召开安全知识培训会
下一篇:光武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暖心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