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安徽南陵:打造产业强镇 助推乡村振兴高质发展

2022-07-08 17:39:52   

连片的紫色花海,扮靓乡村田野,今年春很多来过南陵县弋江镇的人,都对该镇美丽的紫云英特色小镇流连忘返。

日前,安徽省南陵县委常委、弋江镇党委书记陈娉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疫情等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今年该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战疫情促发展,办实事惠民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紫云英特色小镇落地生根,跑好弋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接力赛”。

位于青弋江畔、南陵县东大门的弋江镇,古名宣邑,为春秋时代吴楚名城,显扬江南。现如今,其为芜湖市承接长三角经济圈发达地区辐射的前沿。该镇全域总面积159.1平方公里,辖28个村委会(664个村民组)、3个社区,总人口11万。

该镇自然环境优越,境内水系发达,青弋江、孤峰河、资福河穿境而过,境内有红塘河、弋字桥河、蒲桥新河等中小河流,柏山渠自南向北惠及全镇。不仅如此,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镇区老街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有百多年历史,保存较为完好。弋江镇境内的竟河村桃园滩风景区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人称“南陵塞上,世外桃源”,曾获评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弋江竹编”“送春”“捏巧”还入选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利用现有资源条件,为地方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镇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发展堡垒。加强队伍管理,抓好新任村支两委管理培训、集中轮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执行力和发展力。建立“党建指导+企业服务”常态化机制,推动“1%工作法”落细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质增效。探索成立党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到2022年末,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到10个以上。

突出产业特色,助推乡村振兴。该镇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种业产业的机遇,聚焦农业种子“芯片”作用,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和本镇优势特色产业,确立了产业新定位,决定发展紫云英产业,编制紫云英小镇发展规划。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构建生态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紫云英卫星城镇,构建紫云英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为推进紫云英规模种植,该镇还充分发挥紫云英种植优势、品牌优势和旅游优势,加大与本地青弋江种业、红宝种业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打造紫云英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鼓励和帮助青弋江种业上市。

据了解,2021年该镇已落实紫云英种植面积8万亩,形成8大紫云英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区,其中集中连片种植面积3万亩的示范种植片,其他集中区及县乡道路沿线和零散区域5万亩。该县明确,到2025年,力争紫云英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种子销售量占全国50%以上。同时,该镇还积极争取政策和技术支持,2021年成功申报产业强镇和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争取到财政扶持资金,为紫云英小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此外,该镇还加大东七莲藕、小籽花生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和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力度,连续举办紫云英嘉联华活动和四连村千亩莲藕观光休闲旅游,助推三产融合发展。

弋江镇瞄准智能制造、健康食品、电商物流、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展招商,全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下项目5个。加快推动已签约的智能卫浴、汐瑞电力、元佳智能、米糠油等项目投产运营。支持和鼓励神龙食品等深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绿色、环保转变。逐步形成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农副食品深加工和电商物流为辅的“一主二辅”产业聚集区。

依托紫云英产业优势,提高绿肥科研水平。2022年1月,与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签订共建“长三角紫云英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将在新品种培育研发,智慧农业,紫云英鲜草的综合利用,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

目前,紫云英观光核心区,紫云英人才会厅,紫云英人才驿站,紫云英雕塑,紫云英电子商务平台,紫云英宣传片紫云英青苗乐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同时,该镇以东南西北中分别以水文化、自然文化、生态文化、藕文化和产业文化为核心,建设一个“可看、可观、可游、可玩”的紫云英小镇,以农旅深度融合发展促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陈娉婷表示,全镇上下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扛起责任,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积极进取,全力打造产业强镇,助推乡村振兴向高质量发展,争当建设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强优美富”美好南陵的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丰台:拆除违法建设 提升辖区环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