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江西赣州:打造对接湾区职教桥头堡 全力提升服务市域发展能力

2022-06-21 15:16:39   

目前,赣州市有市属中、高、本职业院校54所(含本科1所、高职4所、中职42所、技工院校14所(双挂牌7所)),在校生16.13万人。2021年,全市职业教育聚焦服务“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扩资源、提层次、优结构,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十大特色”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质赋能,全力提升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发展环境更优,夯实牢固基础

党政高度重视。2021年,赣州市委主要领导就发展职业教育多次听取专题汇报,亲自调度部署;赣州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困难、研究举措;分管领导入校调研、带队考察、座谈把脉、狠抓落实,为打造职业教育“赣南高地”强化了顶层设计和条件保障。赣州市政人民府印发《关于打造赣南革命老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提出二十条举措,助力赣州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市第一所市属本科高校赣南科技学院获省政府批复,和君职业学院获批填补了赣州市没有民办高职的空白。

条件明显改善。按照赣州“每个县(市、区)建设一所以上骨干示范作用的公办中职学校”总体要求,原办学条件和基础较为薄弱的上犹、于都、寻乌、宁都、会昌重建了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一大批职业学校通过新(改、扩)建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全市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生均占地面积34.23平方米(国家生均标准33平方米),生均设备值4454元(国家生均标准3000元),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9.3台(国家每百生标准15台),学校互联网接入率100%。

规模显著扩大。全市不断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政策,实行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制度,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职教育。全市中职学校招生规模逐年稳步扩大,招生质量逐年提高。2021年,全市中职学校招生5.85万人,(其中教育口4.5万人,技工口1.35万人),2021年招生数比2020年(招生4.84万人)增加了1.1万人,招生职普比为41.6:58.4。招生工作“量质双升”,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源基础。

办学成果名列前茅。全市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全省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三等奖1个。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奖总数和一等奖获奖数均列设区市第一,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中职学校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入选首批立项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

指标全省领先。五项指标高于人口占比,分别是赣州市中职在校生占全省比例为22.9%,年度招生占全省比例23.8%,达标校占全省比例24.3%(全省含省直152所,赣州37所),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占全省一半(全省6个,赣州3个),“2019年中国中职50强”占全省一半(全省2个,赣州1个)。两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中职学校校均在校生近2500人(全省校均1343人),具有招生资格的中职达标学校占比95%(全省80%)。

紧抓融湾契机,校际交流和交教融合显成效

主动对接增感情。全市与大湾区教育主管部门、各类职业院校开展10余次交流及互访。赣州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深圳对接商谈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出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签约活动。赣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带队由赴广州、深圳对接交流,洽谈建立职教联盟、探索“湾区+老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新模式。深圳第一职业教育集团5家副理事长单位到赣州市交流调研与交流,并就赣州筹建职业教育集团与深圳第一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事宜进行商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行到赣州市考察指导,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与会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洽谈交流促合作。赣州市在深圳举办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组织70余名职校校长及教育部门分管同志参加培训学习,并与当地职业院校深度交流,推进一批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如:赣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护学院达成合作意向,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建立交流互访意愿。赣州市职业教育“十大特色专业”建设校与深圳中职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实现了“专业有帮扶、校校有对接”。上犹中等专业学校、安远中等专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于都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将得到深圳宝安职业学校的帮扶;兴国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会昌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得到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帮扶。

产教融合显成效。全市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已有23家纳入建设储备库的企业分批建成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对通过认证进入国家目录的省级产教融合建设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全市职业学校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两城两谷两带”等发展战略,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和市场需求,紧盯工业园区用工需求设置专业,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于都县在工业新区开工建设了于都理工服装职业学校,为于都工业园的服装产业提供更为匹配的人才服务;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对接南康家具产业,建设家具生产实训中心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之路,通过家具生产实训中心平台,教师团队申报并结题十余项省级课题,申报家具相关专利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与此同时,驻市、市属本科高校和高职学院依托科研创新优势与地方合作,分别建有家具学院、脐橙学院、稀金(赣州)新材料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和科研机构,取得各类科研、学术成果300余项,参与国际、国内大赛获奖30余项,完成课题近百项,指导的学生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50余项重要奖项。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互促日益深入,产教融合的成效不断凸显。

示范性实训基地初具规模。赣州职教园区内,高标准建成了赣州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8365.98万元,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5800平方米,建有现代制造技术、现代服务、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四大实训中心,年实训规模可达1万人次。瑞金中等专业学校拟建设红色研学旅培训基地,以弘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为宗旨,着力为瑞金及赣闽周边红色研学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教育培训、实训培训;赣州农业学校正在新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创新创业、技术研发服务和企业真实生产于一体的农业培训基地,并已成功获批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区域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单位。

校地校企合作,助力市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紧密衔接产业需求。全市紧紧围绕“1+5+N”产业体系和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重点打造了电子信息技术、家具设计与制作、数控技术应用、康养休闲旅游、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护理、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十大特色专业。会同人社部门大力推进本地就业和现场签约活动,让全市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面对面、零距离现场签订校企合作用工需求。目前,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地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才。全市中职学校与5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473个,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价值8000余万元,教师到企业实践每年1500余人次。

强化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占86.9%,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同等条件下就读中职学校,可享受优先录取、优先择业、优先进入订单培养班、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同时,加大创业技能培训力度,帮助提高就业创业能力。2021年,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兴国中专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培训,打造了“兴国表嫂”“兴国工匠”“兴国能人”三大品牌;安远中专创办了安远名小吃培训中心,参培人数达7286人。(赣州市教育局 陈小兵 曾丽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力以赴助力学子中考,用心呵护梦想起航
下一篇:潦河镇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