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李龙吉:守护南昌不限号的“科技神探”

汤亚辉    2022-06-13 14:34:31    南昌日报

他叫李龙吉,是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信息化警务中心三级警务技术主管。他靠着不断钻研的狠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便能辨认出假牌、套牌;他靠着勤思善为和闯劲,成为一名“科技神探”,屡破大案、要案;他向科技“借力”,研究红绿灯信号配时、研发人脸识别系统,保障道路畅通、治理交通违法……让南昌“不限号”,道路更畅通。他从警11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8次,获评全省“最美基层民警”、全省公安交管先锋人物、“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刻苦钻研 练就“火眼金睛”

每天下班后,李龙吉都会在网络上与全国各地的打假尖兵交流,收集各省、各地市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车牌样本并整理成册,反复对照。经过6年的实践积累,李龙吉基本对所有车型的车辆识别码特征、车牌真伪了如指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12年6月的一天,李龙吉执勤时,一辆行驶至路口的白色小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迅速判断该车车牌有问题,便要求驾驶员出示相关证件。就在对方准备加大油门逃离的一瞬间,李龙吉拉开车门将其控制住。经核查,该车车牌不仅涉嫌伪造,驾驶员还是一名在逃人员。

为了给同行分享经验,李龙吉编写了“假牌套牌、假证识别法”“盗抢、走私机动车快速识别法”等课程,还经常受邀在江西警察学院及各基层交警大队进行授课指导。

勤思善为 成为“科技神探”

为了学习各类科技前沿知识,李龙吉经常往书店跑,翻遍了各类计算机、视频技术等专业书籍,一次次和路面基层交警交流,了解战友们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一遍遍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如何编写程序……

2018年,李龙吉带队成功研发了南昌交警两级情报网络和指挥体系,实现由原来的“静态、平面、区域化”向“可视、立体、精准化”转变,假套牌车辆只要经过电子卡口就会触发预警,弥补了“肉眼识车”的短板。3年多来,他和战友们通过集群作战和扁平化打击,精准查获各类走私、克隆豪车980辆,查获毒驾人员1527人,失驾人员3896人,网逃人员75人。

2021年2月18日清晨,李龙吉走到中山路系马桩路口时,看见路边电线杆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九江一名13岁的少年离家出走,急盼知情人提供信息。他立即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后便跑回单位,调取了走失少年可能经过的道路轨迹。经视频比对,发现该少年多次在南昌火车站候车大厅逗留。通过将火车站周边所有的视频信息反复查看,最终发现这名少年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馆,并帮助其家人成功找到。

勇于创新 守护南昌“不限号”

2020年10月,南昌交警全面开展堵点治理,通过创建“135快反机制”、实行铁骑勤务一盘棋、推行信号灯优化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破解了道路拥堵难题。当年12月底,南昌正式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成为全国34个省会城市中首个车辆不限号城市。

为了解决电动车交通违法多,靠人力查处效率低下的问题,李龙吉和团队成员加快研发步伐,短短2个月就研发出电动车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利用高清视频监控设备拍下电动车违法,还解决了身份认证上的难题,首创了全省运用微信缴纳罚款的管控平台,完善了相应的制约手段。从此,南昌市电动车违法大为减少,头盔佩戴率大幅度提升。

为了做好文明交通、安全交通宣传,李龙吉在抖音号里开设了“阿sir来电”栏目。今年以来,以“阿sir来电”为主题、李龙吉为“主角”的10个短视频在某网络平台获得的点赞总量超45万,播放点击总量逾3400万次。“不论是查缉假套牌车、追踪交通肇事逃逸,还是成为宣传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角’,我们的目标都是打击交通违法犯罪,守护市民的出行安全。”李龙吉说。

逆行抗疫 做城市“守护人”

2020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李龙吉主动请缨前往南昌各收费站卡点的防疫一线,加入疫情防控大数据研判专班,开展24小时不间断数据研判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李龙吉提出了“追踪溯源,控车管人”的工作思路,明确数据分析方向,将各部门推送数据进行分析碰撞,充分发挥市公安局的科技优势,融合视频应用大数据平台、可视化平台、缉查布控系统、集成指挥平台,深入剖析全市涉疫重点车辆,实行全网布控,推动防疫工作实战化、精准化运行。为确保防疫研判工作万无一失,值班的43天里,李龙吉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为全市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七一街道:整治占道经营 维护市容秩序
下一篇:山西大同云州区:小黄花成为乡村振兴“致富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