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在大同市平城区小南头街道西谷庄村,村民们正在抓紧赶制端午香包、端午绳等手工制品。
“我们做好的端午香包已经被批发商订走了2000多个了。”平城区小南头街道工会副主席杨巧兰表示,这里每天都会聚集很多心灵手巧的村民,在一起既能拉家常,又能增收。
今年55岁的李桂兰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每天干完农活,安顿好家务后,都会和村里的姐妹一起来到活动室制作端午产品。“我们分工明确,一条‘流水线’下来,一个端午香包就做完了。年纪大了,外出找活不好找,像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挺好。”李桂兰高兴地说。
端午节前夕,人们都有买端午绳和端午香包的习惯。端午绳用5根不同颜色的棉线搓成像麻花一样的线绳,看起来简单,但制作工艺较为费时。 “我们已经先将一个双股、一个三股线分别搓好,之后再搓在一起。除了批发商订购以外,村民还会到周边村零售,销路不用发愁。”杨巧兰说。
据了解,除了关注“节日”经济,西谷庄村农民的增收办法还有很多。村里为有打工经验的村民联系了附近加油站、公司食堂,帮助他们就近打工。能歌善舞的村民加入到村里成立的文娱队,过年时外出开展扭秧歌表演。此外,通过“人人持证 技能社会”全民技能的培训,村民们争先恐后学习一技之长,学育儿、学家政、学电脑、学化妆……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增收的大门向村民们敞开。
有村民表示,他们下一步将把家政作为主打产业:“说一千道一万,真干、实干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