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大同:云州加快“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2-04-12 16:17:35   

去年以来,云州区按照国家七部委对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该区资源禀赋、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发展目标,从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上持续发力,“5G+物联网智慧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初具雏形,加快“数字云州”“智慧云州”建设,为全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云州区统筹资金3439万元,加快农业生产智慧管理建设大数据业务集成、有机种植管理、农产品产地市场价格监测系统等智慧农业项目,配套多层面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长势监控、水资源监测、农田气象服务和智能灌溉等设备,缩短与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差距。

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全面推进农业电子政务、电子事务、电子服务建设,建设信息进村入户村级服务站,党员管理、教育、党组织活动上线率超90%。以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为目标,将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业务专网接入到乡村便民服务机构,深入乡村推广各类“网上办事”功能,不断提高乡村网上政务服务的知悉度和使用率,政府服务代办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乡镇一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超过95%,农村中小学光纤宽带覆盖率超过90%,远程医疗乡镇医疗机构覆盖率超过90%。

启动“数字黄花”项目。投资300万元实施了对黄花生长过程、气象和土壤管理的全天候监测,用监测视频、图像数据手段实现可视化呈现,有效提高了管理能力,保证了黄花的品质,并对食品溯源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围绕黄花产业生产、流通、销售、管理全产业链各环节,打造黄花智慧农业+旅游基地,提升大同黄花智慧文旅与品牌推介能力。

推进乡村治理模式智能化。将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应用融入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中,创建城乡智慧监管新模式,低成本高效率地推动了治安、林业、水利、农业、乡村治理、人居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全区以大数据平台作支撑,实现了降低动态监测成本、提高问题处置速度、增强勤政便民能力的综合效益。

实施乡村产业服务数字化。创新农产品营销流通数字化应用方式,建成了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镇设服务站10个,村级服务点108个,构建起以黄花产业为龙头,优质小杂粮、都市蔬菜、肉蛋奶为辅助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服务新格局,快递网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2021年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7108万元。建设服务齐全、配套完备的黄花官方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全国交易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数字人才队伍加快成长。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返乡下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素养培训,培养出一批善学信息技术、善用信息手段的信息示范队伍,“学军的农村生活”等一批乡村网红的涌现,为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人才储备,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领头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严打破坏环境犯罪 保护农业春耕生产
下一篇:长治:“项目专员”把实事办到企业“心坎”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