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南昌高新区排名“七连升” 跃居全国高新区第24位

2022-02-24 15:48:14   

日前,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第24位,较2020年前进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从2014年排名第61位,到2021年排名第24位,南昌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实现了“七连升”,站稳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南昌高新区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进入全国前30强的高新区。

2月23日下午,在南昌高新区排名“七连升”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前进介绍。南昌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评价排名中再上台阶,主要是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综合质效实现新跃升。去年,在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南昌高新区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企业总数达到2.4万家;签约项目数突破120个,投资总额约1000亿元;11家企业营收破百亿,较去年新增3家。华维设计成为北交所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上市公司。

二是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去年,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入库704家,同比增长近40%,占全市近3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占全省12%、全市36%;新认定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1个;27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6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40%;近300个项目获国家、省、市计划立项,获得资金约6000万元;发明专利授数位居全省前列,同比增长68.46%;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33%;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占全省20%,全市40%,23人入选省级、市级人才计划。

三是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我区聚焦主导产业,落实“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形成了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1302.2亿元,同比增长31.5%;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整机出货量达1.2亿部;LED产业实现高端封装设备“零的突破”,形成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生态链。航空制造产业营收186.2亿元,同比增长30.7%;引进中航发商用发动机等21个项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双向扩张;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下线首批ARJ21国产客机并交付使用,全力推进商飞江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落地;成功举办2021南昌飞行大会,15万观众到场观摩,产业“知名度”越来越响。医药健康产业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7.6%;迪安诊断等全国医学检测机构前十中的6家相继落户,形成全省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营收1180.4亿元,同比增长28%;江铜研究院中试基地启动试运营,1.5万吨电解铜箔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百亿江铜产融公司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7天,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实现营收320亿元,同比增长15%;形成了以泰豪、众灿、博微、思创等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信息安全、流量经济领域的数字产品服务及技术应用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市的60%。

四是创新创业生态展现新风貌。孵化载体加快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32家。大力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单位。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联盟,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当年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华维设计成为全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当年新注册企业数、当年登记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实现超过30%的大幅增长。

五是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一级指标单项排名晋位明显,同比提升15位。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优势突出,在全国高新区排位达到12位,位列第一方阵。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占比稳步提升,在全国高新区排位比2020年提升5位。

下一步,南昌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枢纽四中心”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抓住国家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的重大机遇,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在“三年蝶变”新征程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朝着“挺进全国二十强,打造万亿高新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南昌实现“两个大幅提升”和“六个尽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海伦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抓获潜逃12年网上逃犯 
下一篇:山东招远开展“文艺下乡送文化 传承支教递爱心”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