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红旗渠精神留下永恒影像

——访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魏德忠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2-11-15 16:55:43    《人民周刊》

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红旗渠纪念馆,驻足在拍摄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幅幅老照片前,凝望良久。

河南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魏德忠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这一幕,心中热血沸腾:这些老照片,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他在红旗渠修建现场拍摄的。

“当时建设现场的纪实照片都是出自我之手。看见总书记‍‍站在我拍的照片前,我感到‍‍很激动。这些照片所记录的红旗渠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魏德忠如今已经88岁高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及年轻时用影像记录红旗渠诞生的10年历程,他的语气中有掩盖不住的感动与自豪;回忆起见证红旗渠建设的火热年代,他的思路依然清晰、情感依然浓烈。

 

《凌空除险》 魏德忠摄于红旗渠建设工地

 

一瞬的感动  十年的坚守

记者:在红旗渠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观看的、铺满一整面墙的巨幅照片,是您1965年的摄影作品《盛大的节日》。您是否还记得拍摄照片时的场景?

魏德忠:那时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林县十几万人倾城而出,还有老头老太坐着担架上山去看红旗渠,人们欢喜得不得了,场面十分感人。我想,这说明红旗渠修到了人民群众的心里。

记者:红旗渠的照片,很多都是由您拍摄的。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拍摄下了这么多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作品?

魏德忠:我和红旗渠很有缘分。第一次去红旗渠是在1960年2月,那时红旗渠刚刚开工,但我不是去报道红旗渠的,而是我所工作的《河南日报》组织了一个采访团,到一线采访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这个抗日根据地位于河南林县与河北涉县的交界处,红旗渠总设计师、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陪同我们采访。走到任村镇时,我们听到铿锵打石的声音。我们问杨贵,这是在做什么?杨贵说,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为了解决群众吃水难题,正在把山西漳河水引到林县。我想,这也是山区建设的一部分,就去看了看。一看,满山的农工在半山腰悬着、吊着,正在架起柱子打炮眼。又听杨贵说,他们要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我听了心中一震,就近爬上一个小山包再往下一看,下面车水马龙、浩浩荡荡。这不就是愚公移山吗?这不就是大禹治水吗?当时的场面令我很震撼、很感动。我是摄影记者,感到这些形象和场景很珍贵,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于是就留在这里采访了。

红旗渠修了10年,我在现场坚持摄影采访了10年。那时,林县本地没有照相机,也没有会摄影的人。红旗渠在深山老林中建设,没得吃、没得住,外界也没有人知道,谁都不愿意去,所以只有我一位摄影师在现场。之所以坚持拍摄,因为我在红旗渠看到了时代的精神、人民的创举,其中蕴含的精神感动了我,我觉得这些东西很珍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激励着我坚持了下去。记录时代中的人是摄影师的责任,在红旗渠接触到的很多建设者都令我感到,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如果不把他们的形象记录下来,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后人,也可以说,是在林县人民的鼓舞、鞭策下,我坚持了10年。

 

最可爱的人  最难忘的事

记者:在10年拍摄历程中,红旗渠有哪些人和事最触动您的心灵、令您难以忘怀?

魏德忠:红旗渠工地除险队队长任羊成是我采访的‍‍第一位建设者。红旗渠是用‍‍炮在太行山上崩出来的,炮崩完以后,有的石头落下了山,有的石头虽然被崩开,但是没有掉下山,成了山上的活石,一旦有风吹动就很容易掉下来,给下方施工者带来危险,因此必须搬除。任羊成的任务就是在高山上除险。别人身上的老茧长在手上、脚上,他身上的老茧长在肚皮上,那是常年把麻绳捆在腰上磨出来的。我用手在他肚皮上一敲,嘣嘣响。

林县副县长、红旗渠总指挥部指挥长马有金是红旗渠工程任期最长的指挥长。红旗渠工程总部‍‍设在县委,工地上有一个工地指挥部,‍‍他就在工地上指挥。修渠10年,他当了9年的指挥长。9年间,他很少回家,吃住都在工地上,就像普通农工一样,农工干的活他都干,比农工还像农工,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干部。他的脸本来就不是很白,一晒更是黑乎乎的,我总喊他“黑老马”。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只为能把渠修好。

更不用说县委书记杨贵了,为了修渠,他团结县委一班人齐心协力,大家配合得很好。林县领导和群众团结一致,上下一条心,拧成了一股绳。

记者:您所讲到的事例,都是红旗渠精神中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神内涵的生动体现。那么,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内涵,您当时在现场是否也有真切的体会、鲜明的感受呢?

魏德忠:红旗渠工程是县办工程,国家没有派专家,也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造,是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的。

红旗渠精神令人惊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有的党员干部都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修渠。林县人民祖祖辈辈忍受着吃水难的困扰,为了子孙不受苦,他们就先受苦。这些都是无私奉献。

在高山上劳作,很多农工都只靠一根麻绳拴住、固定住,随时都有掉落悬崖牺牲的可能。但是明知道有危险、明知道可能会牺牲,还是要自觉地干、还是要往上冲,这就是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太可贵了!

 

中国的奇迹  永恒的动力

记者:红旗渠工程被称为“新中国奇迹”“世界第八大奇迹”,您亲身经历工程建设,能否总结一下,这样的奇迹是如何“炼”成的?您认为,在新时代弘扬红旗渠精神又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魏德忠:红旗渠工程被称为“奇迹”,因为林县人民是在不能修渠的地方、不能修渠的时间修成的红旗渠。太行山上岩石坚硬,有一座名叫“老雕岩”的山峰是鸟都飞不上去的地方,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修水渠,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但林县人民办到了。红旗渠工程上马时,刚好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家都吃不上饭,但是林县人民没有休息停滞,而是‍‍一锤一钎努力干,最终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做到了。

现在,红旗渠已经成了旅游景区,我身边的朋友到红旗渠参观后,没有不震撼的,没有不惊叹的。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国家再富强、物质条件再好,也要艰苦奋斗。永远发扬红旗渠精神,我们才能成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佼佼者,伟大的民族复兴事业才能尽早实现!

(《人民周刊》2022年第20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女劳动英雄黑玉祥的纺车
下一篇:在空间站架起“天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