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 |
深化交流交往 拓宽海上丝路
广东省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新山
近年来,广州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担起对外文化交流门户的使命责任,取得了显著成效。
设施联通纵深推进。白云国际机场开通国际航线220余条,全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广州港新开通中欧、中亚班列线路9条,全年开行中欧班列193列。
贸易畅通互利互惠。广州跨境电商进口额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423亿元。
资金融通绿色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设立15家企业(机构)。
人文交流多姿多彩。举办30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友好交流故事会;举办2021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广州发挥媒体资源优势,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传推介、凝聚共识。
借船出海加强合作。设立“大湾区卫视”“珠江之声”;广州广播电视台与香港电台联合制作粤语版《湾区全媒睇》,被列入香港教育局常态化教育课程教材。
“请进来”促交流互鉴。积极引进境外主流媒体落户广州;定期举办华文媒体广州行,邀请世界华文媒体深度走访广州;建立国际传播媒体战略联盟,推进国际传播创新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融媒发展。打造新花城、“花城+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航拍等重要新媒体平台;构建两个媒体集团、11个区融媒体中心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融入“一带一路” 绽放文化魅力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彦夫
成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璀璨,素有“天府之国”“休闲之都”的美誉。
成都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龙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突出文化在塑造全球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保护传承好浪漫奇崛的古蜀文明和巴蜀文化。三星堆重大考古新发现“再醒惊天下”,与此前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一道,拉开了瑰丽多彩的巴蜀文化历史画卷。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历史文化遗存越来越绽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等根植于天府之国的城市特色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
聚力推进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成都正加快打造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化名城。2021年文创产业增加值2073.84亿元,占GDP比重10.4%;接待游客2.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152亿元。成都将搭建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文化科技、时尚设计、音乐美食、旅游会展、运动体育等领域深度合作,不断提升成都品牌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水平。持续深化与人民日报等媒体、高端智库、海外主流媒体的合作,打造“媒体访友城”等外宣品牌,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
对标一流港口 释放发展活力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孙艺民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我们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重要支撑和平台。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以“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打造‘双循环’核心枢纽”为目标,全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助力陕西、西安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高位瞭望,乘势扬帆。西安国际港站是全国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已建成到发线48条、设计集装箱年吞吐量310万标箱、运力3850万吨的铁路物流集散基地,拥有铁路一类、公路二类开放口岸,粮食、肉类、整车指定口岸,可满足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万列以上的功能需求。
谋篇布局,筋骨坚韧。港口功能日益完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正在深度融入全球港航体系;“+西欧”线路从原来的15条增加至17条;新开通跨黑海、里海班列线路,“长安号”开行线路达到16条。
融合互通,联纵世界。产业带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已引进30余家消费电子企业;贸易促进,引进金属、粮食、木材、冷链、整车等大宗贸易企业20家以上,全年大宗贸易交易额超120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60亿元;打造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引进落户了一批国内500强企业总部项目。
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释放活力,继续扩大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规模,打造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为主导的世界一流内陆港。
强化区域合作 扩大互联互通
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陆 菁
福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区域交流合作,共谱发展新篇。
坚持交通互联。福州港已开辟12条“丝路海运”航线,2022年上半年完成213艘次、13.28万标箱吞吐量。长乐机场航线连接雅加达、马尼拉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今年7月15日,首列“闽都号”中欧班列自福清驶向莫斯科,福州实现“一带一路”海陆对接。
坚持贸易互通。福州每年举办海丝博览会。2022年上半年,福州企业备案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投资项目6个、投资额1.67亿美元,引进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14.9亿元,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进出口额达245.96亿元。
坚持资源互享。作为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址及秘书处永久所在地,福州积极搭建会员城市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期间,全力保障绿色数字“一带一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分论坛圆满举办。
坚持文明互鉴。建成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把“福州日”活动列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连续举办7届海丝国际旅游节。2022年福州主办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首次设立“金丝路奖”,吸引了丝路沿线40多个国家500多部影片参评。积极筹备“丝路通天下 光影e福州”网络电影节,让“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不间断融合发展。
坚持传媒互动。与马来西亚、南非等国主流媒体深度合作,构建对外传播矩阵。成功举办2022福州国际数字化媒体发展研讨会,20多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共襄盛会、共话发展。
构建开放格局 促进经济发展
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 飞
历史上的洛阳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见证者、书写者,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如今的洛阳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践行者。
近年来,洛阳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厚重、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开放型经济主体,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结出丰硕成果。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洛阳着力深化制度型开放,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构建自贸区、自创区、高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五区联动”开放发展格局。洛阳机场改扩建项目加紧推进,开辟有国内国际航线30余条,旅客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洛阳着力打造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中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世界古都论坛等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增强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洛阳坚持把开放落到企业上,深入推进“洛企出海”,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产业合作。目前,洛阳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6家,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
建设现代新城 打造开放高地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王忠先
兰州新区是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兰州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通往中西亚、南亚、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门户。兰新、包兰等10条铁路干线贯通,连霍、京藏等7条高速公路连通内外,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等功能不断完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兰州新区已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成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高地。
今年是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兰州新区已经快速崛起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丝路新城,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领跑国家级新区,是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今年上半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9%,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5%。
兰州新区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中欧的客货航线网络,兰州至中亚、南亚、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不断深化经贸和产能合作,吸引20多家外资企业来新区投资,新区生产的钻机、化工产品等240多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省进出口贸易额增量贡献率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