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疫情冲击、供应链受阻、流动性宽松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在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支持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期货市场立足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两大功能,助力产业企业应对风险,保供稳价。“期货稳价订单”就是其中的创新之举。
创新含权贸易模式
“电缆行业有一句话,叫做‘成也铜价,败也铜价’。铜铝占整个生产加工成本超过70%,在铜铝价格剧烈波动环境下锁定较低的采购成本,对企业至关重要。”中辰电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最担心电缆制造项目刚中标,铜价就大幅上涨,一下子吞噬了所有合同利润。
这种担心,在金属钢材加工领域相当普遍。一位钢材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与下游企业签订合同时,最怕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当初采购成本过高,做一单赔一单。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走进了期货市场,借助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应对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波动的挑战,做好风险管理,稳定生产、贸易、经营。
但是,企业自己运用期货期权工具,又存在现实高门槛的问题。众多实体企业缺乏期货套保专业人才,难以开展期货套保。即便不少企业参与期货套保,但风控能力相对较弱,较难控制参与期货套保交易的相关风险。而对于上市公司与国有企业而言,还面临一大挑战是会计准则尚未将期权卖权(卖出期权)视为套期保值工具,令企业期权卖权被归类到投资收益,导致不少上市企业与国企将期权卖权视为一种投资工具,不敢贸然尝试。
针对这些痛点,2021年9月起,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推出了“期货稳价订单”业务,助力实体企业以期现联动模式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稳健经营。
近年来,钢材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产业链特别是中下游企业对套期保值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试点从钢铁业破题。上期所与宝武集团携手,支持钢铁产业链企业在宝武集团平台上购销产能的同时,积极利用期权工具对冲风险。通过宝武集团为实体企业提供现货供应保障、上期所及期货公司为实体企业提供降低价格波动的风险对冲等工具,达到“宝武保供、期货稳价”的效果。
这种“期货稳价订单”模式,全程以贸易合同形式完成,内嵌期权的条款。钢厂与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宝武旗下企业)签含权贸易合同,向其销售钢材,并根据期权到期后是否行权来确定最终结算价,从而锁定上游钢厂最低销售价。上海钢铁交易中心与期货公司签订含权贸易销售合同,向其销售钢材,合同条款与前者相同。期货公司与下游客户企业签订普通贸易合同,向其销售钢材,同时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上期所在试点开展初期,对钢厂购买期权的费用(体现在含权贸易合同中)进行一定比例的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利用衍生品工具实现稳价。
上期所衍生品部负责人介绍,“期货稳价订单”试点业务,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钢材价格波动中防范风险,也有利于改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短期价格博弈的现状,将企业保供与期货稳价有机结合,用市场化手段稳产保供稳价。同时,也带动了钢铁产业链企业学期货、用期货,以点带面引导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应对价格波动风险,切实解决了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痛点难点。
期现联动稳健经营
“期货稳价订单”试点业务于去年9月份上线以来,钢铁业上下游企业响应积极。比如,马钢作为第一家参加试点项目的国有钢厂,通过含权贸易模式为约2000吨的钢材进行套保。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行情波动加大,企业避险需求急剧增加,该项业务影响力持续扩大,不仅化解了对价格不利变化的担心,对经营业绩的忧心,对参加期货合规性的操心,更重要的是稳住了企业的信心。
一位大宗商品贸易商告诉记者,传统含权贸易合同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领域普遍。但在现货领域的含权贸易合同一度面临“执行难”问题,原因是一旦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部分企业干脆选择违约规避自身对赌失败风险,也就是说,一旦遭遇大宗商品剧烈异常波动,违约率比较高,导致合同难以有效落地。
如今,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稳价订单”模式,是传统含权贸易的创新,不但令相关含权交易条款的执行落地有了监管监督,还通过场内期货套保交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波动风险对冲,令含权交易条款执行更具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据悉,为了增强“期货稳价订单”的交易安全性,上海期货交易所一方面要求相关交易方开设专用账户,确保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可追溯可监控,实现各方交易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实时了解对冲头寸是否与其实际现货贸易规模相匹配,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套期保值策略。
某国有大型钢厂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3月底他们试水参与“期货稳价订单”,与下游生产企业约定销售4月底交付的2000吨热轧卷板钢材。具体就是由钢厂先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签订含权贸易合同,再由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向下游生产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同时通过期货套保实现含权贸易条款的价格波动风险对冲。期间,钢厂在含权贸易合同中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支付一定保费,确保未来热轧卷板钢材即便遭遇200元/吨的剧烈价格波动,也不会影响原先的售价。通过“期货稳价订单”业务,该钢厂在3月底锁定最高销售价,且相比4月底的钢材现货价格,该钢厂仍以较高价格销售远期订单,达到了预期套保效果。
“目前我们正向下游企业推介该项业务,希望上下游产业链都能协同合作,共同规避钢材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因为不用担心相关企业因钢材价格剧烈波动而遭遇资金链问题,我们可以为一些参与‘期货稳价订单’的下游企业提供更长的付款账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试点品种更多拓展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期货稳价订单”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已在更多品种上推广。参与企业有效对冲了螺纹钢、热轧卷板、石油沥青等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的稳健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6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还与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合作开展“期货稳价订单”试点,将试点品种拓展至石油沥青、低硫燃料油等能源化工品种。浙油中心董事长陈嵘表示,“期货稳价订单”试点业务,是上期所与浙油中心在构建期现良性互动生态体系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上期所提供降低价格波动风险的期权工具;浙油中心作为现货平台,通过预售产能,为市场保障供应;期货公司为市场参与方提供期权服务。期现市场两头发力,利用金融工具,服务实体企业,实现保供稳价。
记者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获悉,目前共有18家企业参与“期货稳价订单”试点业务,其中有钢铁企业5家,中小型钢铁加工企业9家,能化企业4家,累计为16.1万吨热轧钢材与螺纹钢、1.08万吨石油沥青现货贸易提供稳价保价服务,助力企业借助衍生品工具有效对冲螺纹钢、热轧卷板、石油沥青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助力实体企业稳健经营。
业内专家表示,期货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国宏观经济稳定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也是增强大宗商品及金融资产定价能力的重要工具。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创新期货期权服务模式,促进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对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有更多像“期货稳价订单”这样的期市创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