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地方债发行首现参考地方债收益率曲线 专家称定价更加合理化和市场化

包兴安    2022-11-16 11:27:21    证券日报 

11月15日,广东省发行两只地方债。本次发行首次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而此前地方债一级市场定价环节一直参考国债收益率曲线。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广东省发行地方债首次采用“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有助于实现国债作为国家主权信用债券的“金边债券”与地方债券的分离,引导市场资金更加精准投资,在充分发挥地方债收益率价格发现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地方债资金的配置效率,防止地方债一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形成正向激励,也促进更多风险水平低、收益率稳定的地方债项目脱颖而出。

市场化定价水平有所提升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9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43.9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达34.5万亿元。

经过十几年发展,地方债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最大的券种,其发行规模、品种、期限、利率设定、议价方式、投资领域、项目设定、收益评价等不断完善,在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地方债券的市场化程度还会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不过,近年来,地方债一级市场定价参考国债收益率曲线,模糊了国债与地方债的风险和收益差异,弱化了地方债收益率在资源配置中引导作用,难以真正体现地方债项目的风险收益水平。”白彦锋说。

东方金诚公用事业一部高级分析师张晨曦表示,2021年之前,监管曾要求地方债投标利率较相同期限国债利率前5日均值至少上浮25bp,而这一保护性利差虽然提高了投资机构认购地方债的积极性、加快了地方债发行,却也忽略了区域间的资质差异,使得部分资质较好的区域承担了额外的融资成本。

张晨曦表示,2021年以来,随着财政部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参考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合理设定投标区间”,地方债市场化定价水平有所提升。

完善地方债收益率曲线

11月15日,广东省发行两只地方债合计规模为103.35亿元,其中1只为3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发行规模69.09亿元,发行利率2.46%;另1只为5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34.26亿元,发行利率2.71%。上述地方债在发行定价环节首次参考了“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其中:3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投标区间下限为3年期地方债收益率5日均值下浮4%,上限为上浮10%;5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投标区间下限为5年期地方债收益率5日均值下浮5%,上限为上浮10%。

张晨曦表示,由于地方债收益率曲线是建立在二级市场交易基础上,代表市场各投资机构的判断,因此参考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定价更合理也更为市场化。未来,地方债定价将更多体现区域差异和项目差异等,以市场“无形的手”促进资金高效分配。

张晨曦表示,目前地方债发行利率仍主要按照发行前5日内国债收益率为基准,未来地方债发行利率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定价将是大势所趋。

而由此一来,“经济活跃、财政实力强、债务负担轻的地区地方债发行利率有望走低;经济落后、财政实力弱、债务负担重的地区地方债发行利率或将提升。”张晨曦表示。

张依群认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债市场化发行水平,一是要调整优化地方债券品种,更好满足国内外资本市场需求;二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地方债券保险功能,提高债券安全性和影响力;三是做好债券项目谋划设计,增强债券收益能力;四是完善债券中后期管理,增强债券流动性,扩展债券变现渠道和能力,确保债券安全和良性循环。

白彦锋建议,促进地方债定价“透明化”,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投资项目选择;同时,督促专项债项目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建立市场化的“防火墙”,防止地方债风险扩散蔓延,切实防范地方债中的系统性风险。

张晨曦表示,可完善地方债收益率曲线,如增加不同政府债品种、不同隐含评级的收益率曲线,为地方债定价提供更为精细化的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企业信心逐步恢复,外贸发展基本面稳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