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4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10年净增超1亿户,这是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创造了市场主体增长和发展的奇迹,并将持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1亿户净增市场主体植根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仅仅是满足14亿人的衣食住行就能催生海量市场主体,登记在册的1.11亿户个体工商户就是人间烟火气的最佳代言人。十年间,我国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之和。不少新成立企业短短几年就能拥有数亿用户,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还多。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为市场主体增长带来源头活水,将持续为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补充新鲜血液。
1亿户净增市场主体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实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十年间,我国民营企业从1000多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幅超过50%,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1亿户净增市场主体是我国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出的硕果。在国家大力倡导和鼓励帮扶下,双创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设“四新经济”企业占全国新设企业的40%以上。创业还带动了就业,每年1300万城镇新增就业大部分是新增市场主体、初创企业增加的就业岗位。就业稳了、收入高了、技术突破了,又将带来新的消费需求,吸引新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回首过去十年,中国人口并未爆发式增长,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新提法,“创业”跟当年的“下海”也没有本质区别。那么,是什么让中国经济的规模优势、制度活力、政策效能加快释放,涌现出数倍于此前创业大潮的市场主体?又是什么让市场主体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却能逆势增长?
答案就在两个字: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显著优化营商环境,这就是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的力量之源。
经济发展短期靠投入、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对市场主体来说,营商环境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土壤,直接影响其愿不愿投资、敢不敢投资、能不能投资。正因如此,我国2014年全面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改革动能激活经济潜能。改革大幅削减登记前置审批事项,“0元办公司”、全程电子化、“一件事一次办”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目前,我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已由改革前的1个多月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改革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96位跃升至第31位,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从150位之后大幅跃升至第27位,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规模优势、制度活力、政策效能、改革动能持续释放,在中国这片投资创业的热土上,上亿户市场主体将汇聚成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强大动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