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央行创新举措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业界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力

刘琪    2022-10-27 10:00:13    证券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外汇局党组于10月24日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会议提出,“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支持,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

今年以来,央行多次强调并致力于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在此基调下,央行出台实施多项政策举措。

比如,央行今年创设了多个专项再贷款工具,对实体经济进行精准滴灌,包括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专项再贷款、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领域再贷款以及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再比如,7月份,央行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运营金融工具总共3000亿元,以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截至8月26日,3000亿元已全部完成投放,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8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目前新增设的额度已投放超3000亿元,其中,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新增额度已投放1500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第二期已投放金额1559亿元;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完成684亿元资金投放任务。

此外,央行今年依法上缴超过1.1万亿元结存利润,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加速落地的同时,也有效为市场补充了流动性。央行还通过降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对于后期货币政策如何进一步发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继续设立专项再贷款或提高原有专项再贷款的额度,鼓励银行信贷投放。在价格工具方面,随着明年外部约束逐渐缓解,国内货币政策仍存宽松空间,或通过调降政策利率等方式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展望四季度,货币政策在兼顾内外平衡的同时,将会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各项宽信用措施,推动新增信贷、社融保持同比多增势头,同时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为经济进一步回升提供支持性的货币金融环境,这将直接增加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能力,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预计监管部门还将继续发挥LPR改革效能,引导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激发企业和居民自主融资需求。

“四季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或在支持基建方面,加大配套贷款发放力度,确保四季度基建投资保持两位数高增。银行或将较大规模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国内制造业投资的不利影响,推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强韧性,继续为扩投资发挥积极作用。”冯琳表示,对于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下,相关信贷投放仍将保持高增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将保持政策定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