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巴经济走廊展现“一带一路”活力

2022-09-26 11:17:57    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巴基斯坦《论坛快报》网站报道,巴基斯坦的经济生命线——中巴经济走廊,当前发展势头强劲。据一份报告称,20多个项目已基本完成。预计到2030年,另外63个项目也将接近完工。这是一项充满希望的声明,凸显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一贯致力于将中巴经济走廊变为现实,而这条走廊也将促进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中亚、俄罗斯的互联互通。人们希望这项计划能给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地区带来诸多红利。中国投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能源和生产等领域的愿景值得赞赏。

 

中巴经济走廊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先行先试项目,也是充实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建设。2015年,中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迈入“快车道”,形成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

自启动以来,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启动以来,累计为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投资。根据巴基斯坦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到2018财年期间,巴基斯坦每财年实际GDP增速从4.05%逐年递增至6.10%,表现出强劲势头,这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第一阶段对巴国内能源、交通基建领域的巨额投资密切相关。特别是,一系列发电、输电项目极大程度改善了巴基斯坦电力供应短缺的状况,巴基斯坦发电总装机容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同时,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提升了中巴两国间及巴基斯坦国内道路交通“主干道”的通行能力。这些项目改变了能源、交通两大短板对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制约。

民生方面,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为巴基斯坦创造了超过7万个工作岗位,未来5到7年还将直接或间接创造50万个岗位。中巴博爱医疗急救中心、瓜达尔海水淡化厂、法曲尔中学、瓜达尔职业技术学校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落地,在用水、医疗、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切实为当地造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不撤中方人员、不裁巴方员工、不停项目建设”,积极为巴方提供防疫物资、医疗用品、专家协助、新冠疫苗等抗疫支持,助推巴基斯坦经济疫后复苏。

近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迈入以产能合作、农业、社会民生等领域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瓜达尔港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港口已具备全作业能力并启动商业化运营,港口自由区引资落户,正朝着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扎实迈进;拉沙卡伊、塔贝吉等“特别经济区”进入建设阶段,将为巴基斯坦下阶段工业化发展提供动力。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推进,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与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理念相符、与巴基斯坦战略取向一致的体现。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主张睦邻友好,将谋求共同发展、守护共同安全作为与巴基斯坦关系的战略目标。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中巴务实合作助力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巴基斯坦社会各界的共识。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成果证明,中巴经济走廊没有政治意图,也不是地缘战略工具。中巴经济走廊不输出意识形态、不输出模式,中国历来支持巴基斯坦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和实施政策,支持巴基斯坦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巴经济走廊是以投融资、政府贷款、无偿援助等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经济合作项目,不对巴基斯坦设置结构性改革议程或财政约束目标等政治条件,而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巴基斯坦既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开展合作。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关系从政治和防务领域向经济领域纵深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两国高水平战略关系的体现,而非为推行所谓地缘政治战略而加深捆绑的工具。“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发展繁荣、地区互联互通注入源源活力,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参与。

(本报记者  高  乔采访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 带动效应明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