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9月22日说,依法严惩证券、期货犯罪,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他是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人民法院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工作情况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的提问时,马岩介绍,通过10个案例,人民法院提示各类市场主体要依法依规经营,牢牢守住法律底线,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人民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要谨慎投资,提高识骗防骗能力,避免陷入犯罪分子设计的圈套。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准入和市场监管,强化配合协作,共同维护金融管理秩序,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稳定。
他说,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金融安全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惩处犯罪力度。健全完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体系,尽快制定、修改完善洗钱、骗取贷款、贷款诈骗、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刑事司法解释。加强与公安、检察、金融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
高度重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
“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国法院审结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一审刑事案件11.71万件,18.63万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马岩介绍,人民法院依法严惩非法集资犯罪,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依法从严惩处洗钱犯罪。依法严惩养老诈骗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最高法刑三庭副庭长祝二军介绍,2017年至2021年受理金融犯罪一审刑事案件分别为22883件、20142件、21219件、21577件、22456件。其中非法集资案件数量多、占比大,每年均在5000件以上,约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40%左右。
“人民法院高度重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马岩介绍,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国法院审结非法集资一审刑事案件6.02万件10.87万人。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为19.99%,其中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重刑率为78.78%,远高于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
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违法犯罪不断发生,犯罪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隐蔽、多样,不仅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马岩介绍,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依法严惩证券、期货犯罪。5年来,全国法院审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一审刑事案件共229件355人。依法审理了“徐翔操纵证券市场案”“伊世顿操纵期货市场案”“远大石化操纵期货市场案”等一批重大证券、期货犯罪案件,有力震慑犯罪。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充分表明人民法院对证券、期货犯罪“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建立健全办案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顺畅高效,不断提高执法司法效能和办案专业化水平。
审判处置一大批金融犯罪案件
在此次发布会上,人民法院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典型案例发布。“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严惩金融犯罪的鲜明态度和决心。”马岩说。
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他进一步介绍,近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处置了一大批重大非法集资、证券期货、洗钱等金融犯罪案件。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案件类型多样化。此次发布的10件案例中,有非法集资犯罪案例5件,证券期货犯罪案例3件,洗钱犯罪案例2件。
二是依法从严惩处。案例一至案例五是重大跨区域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集资参与人众多。案例四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的养老诈骗案件,严重侵害老年群体合法权益。案例七和案例八是操纵期货市场案件,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稳定。“法院对这些案件被告人坚决依法从重处罚,同时对被告单位判处巨额罚金,充分体现了从严惩处的精神,有效惩治犯罪。”马岩说。
三是打击追赃并重。在依法打击的同时,注重追赃挽损。一方面,对涉案财物依法判决追缴或责令退赔,为后续财产执行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维护受害群众合法权益。
进一步加大惩处犯罪力度
对于下一步工作,马岩介绍,人民法院将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努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进一步加大惩处犯罪力度,依法从重从严惩处非法集资、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洗钱等金融犯罪,加大财产刑处罚和执行力度,切实做好案件审判、财产处置和维护稳定工作,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体系,尽快制定、修改完善洗钱、骗取贷款、贷款诈骗、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等刑事司法解释,确保刑事法律政策得到正确贯彻落实,不断提高金融犯罪审判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金融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形成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合力,更好地防范打击金融犯罪,将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