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稳经济接续政策加紧细化落地

2022-09-08 11:06:02    中国商报网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据介绍,国务院出台的新的19项接续政策措施,涉及供需各个方面。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争分夺秒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抓紧细化出台新的举措,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前期3000亿元开发贷政策性金融工具已经落实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的额度。同时,要依法用好5000亿元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要求在10月底之前发行完毕。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些资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方面,杨荫凯介绍,按照国务院部署,发改委推动建立了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采取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一共18个部门联合办公、并联作业的高效运转方式,切实提高项目的要素保障力度,目前首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已全部完成投放,正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限额存量方面,杨荫凯介绍,近期已经组织地方报送并筛选形成了今年新的一批准备项目清单,加上今年前期准备项目清单中有一些尚未安排的项目,总体上能够满足5000多亿元限额存量的发行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方面抓住今年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加快项目建设实施,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推动中央内预算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调配合,共同发力。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杨荫凯表示。

推动扩大民间投资

落实好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环境,有利于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保持整体投资平稳增长。杨荫凯表示,国家发改委将聚焦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问题,抓紧研究出台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和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根据“十四五”规划提到的102项重大工程,还有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以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其次是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加快技术进步这些具有较强带动作用、投资规模较大的民间投资项目,要积极纳入各地区的重点投资项目库,加强用地、用海、用能、用水、资金等要素的保障力度。

同时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资金。支持民间资本通过PPP等方式,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并购重组等方式,盘活自身资产,鼓励回收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

此外,将加强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持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表示,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将持续发力狠抓落实,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接续政策措施在商务领域落地见效。

在稳外贸方面,商务部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为企业参展、洽谈提供更多便利,帮助企业提升汇率等风险应对能力等。

在稳外资方面,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促进和服务,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促进外资更好地发展。同时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发挥好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引资带动作用。

在提振消费方面,商务部表示,此前出台了扩大汽车消费、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措施,相关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总体呈现恢复发展态势,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汽车、家电分别增长了9.7%和7.1%。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推动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促进餐饮住宿等行业加快恢复,落实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措施等,促进消费恢复发展。(陈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6%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