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塑造中国消费市场新的增长极

王 微    2022-08-16 10:19:00    人民日报海外版

■140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城市,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是13%,但对全球消费市场的贡献超过1/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6%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的制高点,也是全球资源要素汇集的枢纽,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去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座城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一年来,5座城市先后发布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上海新开首店数量持续领跑全国;北京22个传统商圈完成升级改造;广州引进一批高端资源集聚的重大项目;天津以精品商圈建设吸引品牌入驻;重庆加速打造商文旅体融合区。各城市依托自身资源条件,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各具特色,各有亮点,不仅为防疫期间提振消费起到重要作用,更为引领新消费、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发展的共识。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推出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这成为提振消费、创新消费的有力抓手和途径。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核心功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具有丰富的消费内容、高度聚集的全球品牌、多样化消费方式和完善优越的消费环境、能够吸引全球消费者的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配置中心和引领全球发展的创新高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40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城市,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是13%,但对全球消费市场的贡献超过1/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6%,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接的重要枢纽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推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消费的制高点,也是全球资源要素汇集的枢纽,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中作用关键。在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能以其巨大的消费动能和创新引领力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来新的助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给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来一定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找准发力点。

首先是保主体。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快速推进,下半年稳增长、扩消费进入关键时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应紧紧围绕“保主体、稳就业、助企纾困”加大建设力度,以更好地稳定预期、提振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是重创新。结合中国消费市场出现的新需求和供给新趋势,发力创新。要紧抓供给升级创新,适应消费品质升级大趋势,抓好新国货和免税零售发展的机会,通过商品、渠道、场景及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引领消费和促进消费增长。要紧抓数字化转型创新。疫情发生以来,大量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向线上迁移,线上消费占整个消费市场的比重持续提升。在推动线上消费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集贸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小店等线下传统业态数字化,打造新消费热潮。要紧抓区域融合创新。近年来,以县城为核心的县域市场成为消费领域的一个亮点。下一步应促进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市场、农村地区的互动,助推中心城市消费向中高端发展。

第三是促开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来自开放。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依托国货新品牌创造和消费品制造工业加快升级,推动中国品牌“走出去”;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者到中国来体验、来消费;继续加大力度引进国际消费品牌,促进高端消费资源聚集。

第四是补短板。不仅要关注零售、批发、餐饮等传统服务性消费产业,更要通过城市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加快补齐服务性消费产业的短板,为促进消费升级、引领新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打造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通过规划、基础设施完善、商业街区保护、宣传等方面的支持,改善城市核心商圈和主要商业街区的发展环境,使之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核心和龙头。加快完善高效便捷的消费环境,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空港、海港为枢纽的网络化交通体系,密切与国内外城市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促进中心城市和县域城市的商业基础设施互通,提升中心城市的消费集聚与辐射能力。

放眼未来,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仍将是消费增长最主要动力源之一。2021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发达国家这一数据为75%-80%,中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型城市群会促使中高端消费向中心城市集聚,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市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成为消费新高地,加快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塑造新的增长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服务区域发展重实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