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重启特别国债发行呼声渐高 专家称增量财政工具储备多

包兴安    2022-05-13 15:40:02    证券日报网

近日,市场对重启特别国债发行呼声渐高。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增量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为了落实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的要求,再加上今年将有约9500亿元特别国债到期,由此,为年内重启特别国债发行打开了想象空间。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9月份至12月份将有9502.5亿元特别国债到期,其中,9月份到期量1646.9亿元,11月份到期量355.6亿元,12月份到期量7500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有9500亿元的特别国债到期,很可能会到期进行续发。市场比较期待的是新发特别国债,但预计大规模新发特别国债的概率不大。

“当前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不是资金端的约束,比如,今年整个信贷的投放、央行的结构性工具,再加上央行上缴财政利润。总体来说,资金的供给是比较充裕的。当前更重要的是刺激需求,包括出台产业政策、结构性政策是最重要的。”明明说。

历史上,我国曾四次发行特别国债,第一次为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主要是补充四大行的资本金。第二次为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从而注资成立中投公司。第三次为2017年续发到期的特别国债。第四次2020年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保障等基建项目。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今年到期的特别国债,财政部开展续发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考虑到为支持财政发力,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来拓宽财政资金来源的必要性较高,因此后续在续发基础上增量新发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资金用途上,今年如发行特别国债,所筹集资金仍有可能通过转移支付直达市县基层,主要投向基层的基建项目、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领域。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防疫力度加大,防疫支出大幅增加,财政资金的需求加大;同时,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也给我国带来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位于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市场主体遭受冲击,需要财政资金纡困解难;此外,基建投资是当前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发行特别国债能够将筹措的资金运用到基建项目。

谈及还有哪些财政“增量工具”时,明明表示,可能包括新的减税降费措施和财政补贴措施实现稳岗位稳就业,比如对困难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补助等。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基础设施REITs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此外,可能通过一定的消费补贴措施来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

陈雳也表示,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量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在促消费方面,可能会发放产品的消费补贴,针对疫情区域发放消费券,加快消费复苏;另外,基建投资领域也将继续发力,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也可能进一步扩大,增强市场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策持续发力 助推外贸保稳提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