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企业家齐聚博鳌热议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从减碳开始

矫月 赵彬彬    2022-04-22 13:01:42    证券日报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后,在分论坛上,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与绿色能源发展成为企业界人士讨论的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实现“双碳”目标企业首先要减碳。除了在发电侧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外,还要与用电侧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未来零碳的应用场景。比如,构建零碳建筑,零碳工厂、零碳采矿、零碳交通等等。

绿色能源成新能源行业新风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太阳能、氢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纷纷受到资本的青睐。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会上表示,“太阳能光伏的成本未来会成为全球最便宜的清洁、安全的能源。”

“太阳能未来在整个碳中和过程中将会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高纪凡表示,我们已经在中国的西部地区用太阳能发电加上储能,构建一个稳定的发电的电力体系,用来生产太阳能产品,构建循环,甚至也开始用太阳能发电来生产电解铝和其他的资源类产品。

在高纪凡看来,可以用太阳能和储能以及电网系统构建一个无碳的产业园区。“这个产业园区未来不仅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在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在全球所有地区都可来实现零碳产业和能源的体系。”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在论坛上表示,未来绿色能源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新能源比重;二是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实现“双碳”目标;三是能源行业内部需要提供能源行业的转化效率,带头做好“双碳”减排;四是做能源供给的能源行业,需要与用能领域做好转型发展,供给侧和消费侧需要双向发力,才能最终达成“双碳”目标的实现。

同样,新能源的转型也影响到了各行各业。其中,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较大。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骁刚表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正在加快,这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比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的装机量从2015年的12%已经提升到29%,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的装机量将超过火电,成为第一能源。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了“双碳”行动方案,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该公司计划投资3500亿美元,推进传统电力系统转向能源互联网,真正构建起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融合发展,共同建设美好的绿色世界。

实现“双碳”目标企业首先要减碳

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跃表示,“最容易实现减碳的就是建筑领域,同时建筑领域又是全球碳排放最高的领域。”

“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能源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但是在今天来说必须紧急地行动起来做节能。”张跃认为,首先把减碳技术应用好。举例说,建筑把隔热做好,窗户的玻璃多做几层,建筑保温做厚一些,在窗外再进行遮阳,如此,在没有任何技术难题的情况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减少90%的碳排放,相应的就是减少了90%的建筑能源费用。

“只要我们下决心把建筑降低90%的能耗,然后再用天合光能装到屋顶上,差不多补充了10%能耗,这样建筑就能实现零能耗。”张跃如是说。

事实上,减碳行动已经在企业层面落地。比如在油气行业中,碳捕集已经开始应用。

冰轮环境董事会秘书孙秀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碳捕集压缩机去年已经在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客户中使用,并且通过油田驱油完整实现CCUS模式。

此外,碳捕集后的CO2应用场景也在扩大,比如用作冷库制冷剂、肥料等。孙秀欣说,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政策的前瞻性考虑,现在很多大型企业在建设冷库时,明确提出要使用CO2作为制冷。作为气肥使用的CO2已经率先在内蒙古使用,帮助大棚牧草生长,并且逐步应用在大棚蔬菜中,既实现CO2的封存还有一定商业价值。

“以前碳捕集压缩机市场容量比较小,但进入2021年,因为双碳政策,碳捕集行业成为了高光行业,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公司相关业务也实现了数倍增长。”孙秀欣说。

在钢铁行业,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山东钢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莱芜分公司近三年累计投资60多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境深度治理,正在争创环境绩效A类企业,焦化厂率先成为全省焦化行业唯一一家环保绩效评级A类企业。日照公司累计进行环保投资72.73亿元,成为全省唯一一家钢铁全流程环境绩效A级企业,并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乳企也在行动。比如伊利已经成立了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加入了一系列零碳联盟,积极构筑产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圈。

“4月8日,伊利对外发布了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宣布伊利在2012年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将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成为了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家发布双碳目标的企业。”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如是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改委:以更大力度政策举措 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