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2022-03-11 10:50:03    中国经济时报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持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挖掘结构性潜能,即城市化、结构升级、数字化绿色化的新动能。除了发展都市圈、补齐实体经济循环中的短板以外,要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的目标导向

近年来,与全球数字化大潮相适应,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部分领域与先行者呈并跑或领跑之势。中央明确将数据作为与传统要素并列的新生产要素,“十四五”规划纲要专门就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作出部署。

“应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关系,采取得力措施,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利用取得更大进展。”刘世锦表示,坚持用足用好用活各类数据要素、加快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的目标导向。既要重视数据产权保护不力、数据不安全等问题,也要防止有关利益主体借口数据产权和安全问题,人为限制合理的数据流通的行为。强调数据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是为了用好数据,不能本末倒置。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必须抓住用好这一机遇期,坚持“用”字当头,平衡和处理好数据产权保护、安全与利用的关系。这一条要作为各级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方针加以明确和坚持。

刘世锦表示,要在数据产权保护和安全上守住底线、放宽渠道。由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特性,在有些规律还看不大清楚、法律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可在大量实践中看得准、有共识的领域,重点是在个人和机构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列出不能流通或交易的负面清单,守住数据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底线。要科学地界定数据的初始产权与增值产权,平等保护数据流通不同环节各类产权的合理权益。

“政府在推动数据流通上要起带头作用。”刘世锦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对社会的数据阻隔依然是当前数据流通中的突出问题。可借鉴部分城市的经验,设立大数据局,统筹协调政府部门数据的权属、安全和流通,加快解决政务数据部门化、部门数据利益化的问题,把大量长期沉睡的政务数据解放出来,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对企业投入资源收集加工挖掘的数据增值权益要依法确认和保护,同时要防范和纠正某些平台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限制具有公共属性数据流通的行为,打击数据流通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分享数据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同时注重运用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助推数据流通。应鼓励地方积极试验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

实现“双碳”目标要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机制

作为“两翼”之一,“双碳”目标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刘世锦表示,我国总体上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除了碳减排之外,常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还没过关,更重要的是,我国有必要也有潜力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这几方面都要抓、都要硬,不可偏废。立足我国现阶段国情,应尽快形成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刘世锦表示,碳排放与其他污染物排放有较高的同源性,降碳与减污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生态修复、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碳汇可以中和碳排放。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利于降碳、减污、扩绿。应把“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这一条应在各级政府五年规划、年度任务和日常工作中加以明确和体现。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度量指标,考虑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促进降碳与减污,降碳与增绿,绿色技术创新与降碳、减污、增长等之间的协同效应。近期应尽快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重点是在统计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尽快形成实施条件。纠正不利于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政策或做法。

刘世锦表示,要前瞻性制定受冲击领域的风险防控与产业就业转型规划和政策。煤炭、钢铁、有色、化工、水泥等传统能源和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区域,将面临主体性产业替换的重大冲击,并引起高碳资产价值下跌和重估,进而影响区域性金融稳定。有关部门和地区要趁着日子好过的时候未雨绸缪,对金融风险防控、接续产业培育、员工退出安置和再就业培训等抓紧制定前瞻性、针对性强的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此外,在加强绿色核算的基础上普遍设立绿色账户。这是“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不可或缺的前提,更是市场在绿色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记者 刘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月CPI同比涨0.9% 物价将保持平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