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莆田:项目赋能“新能源”动力十足

2022-02-24 17:21:49    福建日报

原标题:莆田:项目赋能“新能源”动力十足

数据显示,2021年莆田新能源产业产值达323.35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全市经济的一大增长极。

近年来,莆田市利用良好的海洋资源,吸引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海上风电等新项目落地,同时以创建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引进好项目,舞动龙头铸链条,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

“目前,已投产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省的33.8%、建成福建省内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可量产世界一流的HDT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不久前,在莆田市民营经济暨产业发展大会上,莆田市长林旭阳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光伏、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方面发力,争取2026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引来新项目,布局新发展

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同意建设哈纳斯莆田LNG接收站项目。经过多方力量的多年对接、洽谈与运作,该项目终于落户莆田湄洲湾港东吴港区。

据了解,哈纳斯莆田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可达565万吨,需要建设1个液化天然气专用泊位、2个2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以及配套工艺、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设施。

莆田市辖区水域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港湾,具备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公司选址于此,正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综合条件。既可以兴建深水泊位,又有成熟的交通集疏运体系。”项目经理陈志杰介绍说,在“双碳”背景下,该接收站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及周边地区天然气供应和储气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经过低温处理后,变成了液态。”项目建设单位莆田哈纳斯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殿民说,以该项目为龙头,未来将拓展延伸相关产业链,主要在冷能利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等方面,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

此前,莆田市已建成福建省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即福建LNG接收站。该接收站位于莆田湄洲湾港秀屿港区,毗邻东吴港区。

发展至今,福建LNG接收站拥有6座1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成为目前全国存储能力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年接收能力达630万吨。此外,接收站建成372公里长输天然气管线。

“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减少50%至60%、氮氧化物减少80%至90%、硫氧化物减少100%。”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林平说,福建LNG产业园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打造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做大好项目,铸好产业链

“先期投产的生产线在完成技术改造后,实际年产能超过700MW。今年年内,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2GW量产项目将启动建设。”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茂斌介绍说,“通过自主研发,我们掌握了业内领先技术,用于生产异质结光伏电池。组件产品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突破20%,已经被应用于央企项目,同时适用于企业厂房的屋顶项目及其他领域。”

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坐落于莆田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是莆田创建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的主导企业,率先在核心区实施异质结光伏电池项目。

“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所需原材料的成本确实高一些,产品的市场价格也相对高一点。”张茂斌说,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技术越来越成熟,原材料成本会相应降低。但是,关键还是在于体量。“只有体量上去了,才能吸引更多上下游项目前来落地。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才能大幅减少综合成本。”

“能够获批创建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不容易,机会难得,我们倍加珍惜。”莆田市发改委体制改革科科长吴俊表示,去年策划了32个新能源重大项目,包括异质结光伏电池生产、生产线装备制造、上游原材料等。

在光伏电池产品的终端应用环节,莆田市也取得新成果。去年9月,莆田市首个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进入福建省发改委2021年集中式光伏项目试点名单。该项目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计划在滩涂养殖区域建设30MW的装机容量。

“莆田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之内,据此测算,就可以得出年发电量。”负责该项目的莆田市振兴乡村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海清说,“我们已经完成项目备案,正在开展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届时,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寻找合适的光伏电池生产厂家。”(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张萍 杨剑铖 陈世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赋能 产业提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