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创造新需求 转化新动能

韩 鑫    2022-02-22 15:02:17    人民日报

新基建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经济带动作用强。有统计显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投资拉动乘数效应达6倍左右。预计到2025年,新基建将给我国信息消费创造8.3万亿元产业规模。随着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基建蕴含的投资潜力不断凸显。

新阶段,要有新作为。驶入发展“快车道”的新基建,既要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更要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供给质量上挑起大梁。

加快融合。新基建重在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既能为新基建加速落地提供深厚沃土,也会成为更多传统行业厚积薄发的广阔舞台。倘若将新基建的触角深入千行百业,势必能创造更多新需求,让新基建更好转化为新动能。

锐意改革。新基建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创新较强、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在做好政策引导的同时,要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着力创新机制破除壁垒,促进社会资本成为新基建不断壮大的“推进器”。激活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新基建的发展后劲将不断增强。

新基建正当其时。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的部署相继出台,把握机遇、趁势而上,相信新基建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有大作为、新作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就业稳,岗位充裕干劲足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