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德国经济缓慢复苏

2022-01-29 11:02:18    经济日报

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2021年德国经济虽然实现了复苏,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德国经济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疫情蔓延和供应链受阻是制约德国制造业复苏的不利因素。德国经济部将今年本国经济增速预期从4.1%下调至3.6%,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也将增长预期由4.8%左右大幅下调至3.8%左右。

德国联邦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7%,达到3.5639万亿欧元。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蒂尔表示,去年德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及防疫措施密切相关。受疫情和供应链瓶颈的双重影响,去年德国经济较2020年相比虽然实现了复苏,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由于基数效应,除建筑业外,去年德国大部分行业均实现了增长,但还未达到疫情前水平。去年,德国工业增加值仍较疫情前低6.0%;消费领域,德国居民消费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外贸方面,德国对外出口同比增长9.4%,进口同比增长8.6%,接近疫情前水平。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初步预估数据,去年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下滑0.5%至1%。分析指出,下滑主要是受到新一轮疫情的冲击。当时德国正处于看守政府时期,政府只能做一些过渡性调整,很难出台应对疫情和经济的重大举措。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再次受防疫政策影响,表现较为低迷。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分析认为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开始在德国广泛传播,今年一季度德国经济极有可能再次下滑,甚至整个上半年都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全球供应链仍然面临高度不确定性,这仍将继续成为制约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复苏的重要不利因素。目前德国企业的订单数有明显增长,但苦于原材料短缺,产能无法有效提高。调查显示,74%的德国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瓶颈,去年由此造成的经营损失高达数百亿欧元。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沃姆近日表示,虽然德国企业目前的订单数相当可观,但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扩大生产。他表示,芯片、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他认为当前德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后疫情”增长并没有如期到来,经济复苏进一步被推后。

同时,德国还面临更严重的物价上涨趋势。2021年,受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德国全年CPI涨幅达到3.1%,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也是1993年以来德国通胀最严重的一年。不久前德国伊福研究所公布的价格预期指数为44.6,接近去年11月份44.9的历史高位。这表明未来一个时期德国企业仍计划提高产品价格。德国经济部日前发布数据预测,2022年德国物价增长将维持在3.3%左右。不过,伊福研究所分析认为,今年德国物价将呈缓慢回落的趋势。

近日,德国经济部将2022年德国经济增速预期从4.1%下调至3.6%。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也将今年德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由4.8%左右大幅下调至3.8%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5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德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8个百分点至3.8%。IMF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供应链冲击影响。

德国经济在新的一年也迎来一些好消息。埃信华迈数据显示,德国1月份私营经济领域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了4.4,达到54.3。这是该指数4个月以来的最高值,较此前专家预测的49.2有明显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甚至已经超过60。分析认为,随着今年供应链紧张状况继续缓解,德国企业有望逐渐加大马力扩大生产。受疫情影响格外严重的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1月份也稳稳站上了52.2。这组数据显示出,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已经慢慢找到了复苏节奏。

伊福研究所最新公布的商业景气指数1月份也意外升至95.7,这一结果明显好于预期。该所所长福斯特表示,虽然企业对当前形势并不乐观,但对今年整体的发展确实抱有较高预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