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成为各地施策大方向

2022-01-28 11:32:15    证券时报

 2021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进入2022年后,如何释放居民住房需求、如何更好激发企业活力,房地产市场如何扩内需、稳经济,成为了各地待解之题。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27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房地产市场调控、保障居民住房供应作为2022年的重点任务。

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同时,在施策方向上注重“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民生住房供应与保障成为各地的重点目标,长租房市场受到多地重视。展望2022年,多位专家认为,各地将通过激活和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比如对购地和购房市场给予更为宽松的支持,来促进房地产业各领域的良性循环。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要求下,2022年租赁市场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多地强调良性循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在2021年12月继续呈现环比下降态势。从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开发情况来看,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调控政策与信贷环境收紧影响的房地产业要从降温中走出尚需时日,普遍观点也认为2022年房地产市场还将面临销售压力。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1年下半年50个重点监测城市的成交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或将呈现“销售面积回落,销售均价平稳运行,新开工面积继续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

为应对房地产市场当前形势,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7日,全国共有19个省区市在已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2022年重点任务。其中,13个省区市强调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同时,有7个地区提出“要稳妥处置房地产风险问题”或“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如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压实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工作,决不允许发生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事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多地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作为施策大方向,意味着各地将从房地产市场整体如何更好发展的角度来因城施策。由于“良性循环”已经纳入了对房企风险问题的考量,今年特别强调要处置房地产风险的地方不多,但如广东等个别已经出现了房企债务风险问题的省份,就需要进一步重视相关风险处置。

 

住房保障成为重心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住房保障有关工作均出现在29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20个地区明确今年将重点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数量目标已达到870152套。18个省区市还进一步提出今年将发展长租房市场,大力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加强住房租赁市场管理。此外,还有18个地区明确今年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超1万个老旧小区将在2022年开工改造。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2022年要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20万套,有效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努力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安居。

中指研究院认为,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指导下,预计2022年租赁市场将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供应端、需求端政策以及金融支持政策将不断完善和细化。“十四五”期间,大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有望得到改善,租赁市场相关规则、政策、制度也有望加快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易居研究院还指出,2022年租赁市场的租金监管将成为新的热点内容。预计各地会纷纷出台租赁住房的相关条例和规定,以规范租金定价和涨租行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去年商务运行稳中向好 创四个历史新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