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价格处于高位 钢贸商“冬储”意愿不强

2022-01-04 14:44:51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钢铁冬储市场发现,钢材冬储价格再创历史新高,钢贸商整体囤货意愿不强,预计冬储有所推迟。业内人士认为,冬储需求只会推迟不会消失。

 

“冬储”积极性不高

“从往年的情况看,钢材冬储已经全面展开。但从实际情况看,钢贸企业冬储的积极性不高。”兰格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目前市场价格约4500元/吨,若以此价格进行冬储,将创下冬储价格的历史新高。”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对记者表示,“对于钢贸商而言,只有开春价格继续上涨,才能通过冬储获利。但目前价格太高,因此很多钢贸商冬储意愿不强。”徐向春介绍,很多钢贸商为了规避风险,选择浮动价格进行冬储。

如果采用浮动价格方式进行冬储,钢贸商则以当前价格付钱给钢厂,如果未来钢价上涨,钢贸商需要给钢厂补钱。如果未来钢价下降,钢厂则需要退钱给钢贸商。而采用固定价格进行冬储,成本就是当前钢价。“采用浮动定价制度,钢贸商的利润非常有限。”徐向春指出。

据了解,近年来钢材价格波动明显加大,通过冬储获利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徐向春表示,2018年的冬储季,钢贸商整体乐观,基本把钢厂库存都消化干净。不过,春节后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高库存导致2019年开春价格大幅下跌,当时很多钢贸商赔钱。2020年冬储季钢材价格处于高位,很多钢贸商不敢囤货,因为不看好2021年开春行情。然而,2021年开春钢材市场出现暴涨行情。

 

被动冬储将增多

“正常情况下,只有建筑钢材才有冬储。”德天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力伟对记者表示,“冬储可以看作钢厂下游客户在春节前后进行的原材料囤储。”

耿力伟介绍,冬储一般分为主动冬储和被动冬储。主动冬储是钢贸商主动买入,囤货过冬,因为看好春节后的市场。被动冬储则是钢厂为了缓解销售压力,积极推动合作客户进行囤货,钢贸商为维持关系,在冬季被动囤货。另外,钢厂会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延期结算、量价互保以及打款政策优惠等。

业内人士指出,冬储充满不确定性,钢贸商是否进行冬储,在于预期收益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取舍与平衡。每年冬储量大概在2000万吨。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王国清对记者表示,2021年11月下旬以来,房地产信贷有所放松,稳增长信号不断释放;但淡季需求偏弱,成交收缩,市场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的博弈之中,整体呈现底部窄幅震荡运行态势。当前冬储价格处于高位,预计被动冬储的情况将增多。

 

钢材均价或下移

“目前钢厂利润相对丰厚,而钢贸企业期待在相对更低、更安全的价格再进行冬储。”马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但从钢厂的角度出发,尽管目前建材钢需求较少,但冬季限产,政策严控产量,预计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下跌。

机构预计,2022年钢材平均价格或有所下移。在保供稳价的背景下,对价格炒作等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钢材价格上行会受到一定制约;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成本下移,对钢价的支撑作用减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全国粗钢产量为6931万吨,同比下降22.0%;2021年1-11月,我国粗钢产量94636万吨,同比下降2.6%。

2021年12月29日,工信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点投放领域明晰 银行瞄准信贷“开门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