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迎难而上,企稳回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百分之二点五

“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年中经济观察)

陆娅楠 丁怡婷    2022-07-23 10:52:00    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大局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如何看待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怎样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年中经济观察”系列述评,全面、辩证、客观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见证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了。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这是来之不易的正增长。今年以来,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更加突出,超预期因素冲击陡然增加。

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也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放眼广袤田畴,夏粮喜获丰收,在历史高位上再增产,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探索浩瀚宇宙,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捷报频传;远眺壮阔山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这片大海,深邃壮阔、包容开放,不惧雨骤风狂。

正增长来之不易

保持战略定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内疫情反弹、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陡然增加。尽管实现平稳开局,但3月下旬经济运行出现波动,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落,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受到冲击。

重大考验面前,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到阐释“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从明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到要求“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从强调“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做好就业、社会保障、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到嘱托“要面向未来谋发展,通过发展更好增进团结、凝聚人心”……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

——疫情要防住。面对大战大考,沉着应对,众志成城,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大考。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人、孩子。”

保持定力,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前提。4月8日起,按下“慢行键”的广东深圳市有序推进学校复课;4月14日,吉林省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截至目前,我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经济要稳住。应对大风大浪,靠前发力,精准有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截至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高校毕业生城乡基层就业岗位发布……从33项政策聚焦扎实稳住经济,到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配合,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协同出力、形成合力。

今年1至5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151.4万户。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我们千方百计稳住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发展要安全。防止大起大落,迎难而上,兜住底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广阔田野中,农民耕耘、农机驰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夏粮实现增产提质。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今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吃紧、价格高企,我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0%、4.9%,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取消高速公路不合理的防疫检查点,搭建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协调平台,聚焦重点区域解决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各方积极行动、高效协作,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显效,二季度我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这是在4、5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下滑的背景下取得的,非常不容易,体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成绩单稳中有进

坚持稳中求进,“稳”的基础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

翻看“半年报”,“稳中有进”是鲜明的底色。

——观其“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稳”的基础不断加固。

产业运行企稳回升。工业运行在经历了4月的短暂下降后,5月重回正增长,6月增速比5月加快3.2个百分点; 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升7.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5.8个百分点至61%。

市场需求持续回暖。看投资,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看出口,今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而我国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值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看消费,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实现正增长,端午节期间市场消费明显回暖。

就业和物价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符合时序进度。6月份,25至59岁成年人失业率为4.5%,已降至2021年年度平均水平。今年以来,我国食品价格平均上涨1.4%左右,远低于美欧国家7.5%至9.5%的涨幅。

多数地区经济总体稳定。6月份,31个省份中,2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回升;30个省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回升。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省份经济已经出现积极变化,例如6月份,上海、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9%和6.3%,而上月分别为下降30.9%、下降4.9%。

——察其“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的动能加速集聚。

在湖南株洲,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大型牵引电机智能组装机器人灵巧自如,多款电机柔性自动生产、智能管控。“相比传统生产,日产能提升66%。”公司研究院工艺技术部部长杨振中深有感慨,“科技创新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在江西宜春,金辉锂业公司的生产线上,500余名员工紧张忙碌。“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今年以来销量同比增长80%,产值同比增长500%。”公司总经理张涛对绿色转型信心满满,“明年准备增加投资10亿元。”

在广东珠海,超大直径盾构机“振兴号”刀盘飞转,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工程——横琴杧洲隧道开始掘进。“‘振兴号’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起到更大作用。”项目承建方中铁十五局集团董事长黄昌富语气坚定。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犹如颗颗珍珠,让高质量发展画卷熠熠生辉。

这是动能加速转化、产业优化升级的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2%,高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1个百分点;二季度,单晶硅、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3%、50.6%、30.4%。高质量发展有活力、有动力。

这是绿色转型深化、“双碳”目标推进的半年。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华中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较快增长,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12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高质量发展更清洁、更安全。

这是保障力度加大、民生持续改善的半年。大力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启动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依法严厉查处哄抬物价等行为,继续上调基本养老金惠及约2亿人……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惠民政策,高质量发展添成色、添温度。

基本面长期向好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有底气

6月,全国电影票房比上月大幅增长1.7倍,汽车产销量分别环比增长29.7%和34.4%;截至7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3433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这个7月,喜讯频传,中国经济巨轮风劲帆扬。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综合实力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彰显强劲韧性。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5G网、高铁网、高速公路网、网络零售市场,堪称世界经济大海中的巨轮,吃水深、航行稳。特别是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环环相扣、配套完备,使实体经济底盘更稳、产业升级根基更牢,产品迭代节奏更快。

增长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发展蕴含广阔空间。逾14亿人口、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64.7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如此规模的市场容量、如此厚实的人才红利,放眼寰宇,屈指可数。上半年,总投资420.7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开工建设,宝马集团在沈阳的第三座整车工厂正式投产……前5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22.6%。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马科斯·特罗约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国投资目的地之一。

创新活力涌动,中国经济发展澎湃巨大潜能。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2.5万家,同比增长20.3%。高新技术“领头雁”、专精特新“小巨人”,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努力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调控能力较强,中国经济发展具备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从解决两难多难问题出发,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能够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应对复杂困难局面有底气。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闯峡口,战激流,浩浩汤汤,奔涌向前。前方,是更辽阔的水域;前方,是更壮阔的航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3日 01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国粮仓,稳产优供根基牢(年中经济观察)
下一篇: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企稳回升(经济新方位·年中数据怎么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