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要让市场主体真解渴、早受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各项政策如何靠前发力?各类机构如何发挥合力?为加快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还有哪些工作亟须完善?围绕这些问题,本版推出“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系列特别策划,约请多位行业专家进行探讨。
——编 者
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订单减少、回款压力加大,尤其是中下游小微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压力。
包括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惠及市场主体的政策适当靠前发力,让市场主体尽快感受到政策“暖风”,能够有效为中小微企业纾解困难,保生存、求发展,既是稳经济,也是稳就业。
一是实施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公平、直接、有效的方式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提振信心。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33项税费支持政策,包括2022年出台的13项政策,以及延续实施的20项政策。组合式的税费减免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也有利于增强小微企业的盈利修复能力。
二是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财政通过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等方式,强化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与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协同发力,有效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三是用好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如提高小微企业的价格评审优惠,增加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为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提供便利等,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获得的采购合同份额。支持大型企业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利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支持产业链中的大中小企业抱团取暖,健全大中小型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引导大型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及时采取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通过增加有效投资,支持扩大消费需求,引导供给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市场主体预期改善。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补短板、强弱项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增加公共消费,支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