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政策力保端稳“饭碗” 完善制度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2022-05-13 15:43:21    证券时报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打响了新一轮促消费举措的发令枪。各方普遍认为,努力稳定当前消费根本在于要稳定就业预期,提升收入。4月27日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周对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部署了具体要求,稳就业力度加大。

“稳定了就业基本盘,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饭碗‘端’稳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稳就业增收入促消费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环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对我国就业形势形成了新的冲击,稳就业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稳就业保民生措施密集出台

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考虑到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有所上升,短期稳就业挑战增大。

民间调查也表明家庭对于就业预期、工作稳定性和预期收入情况较为悲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家庭未来消费预期增幅略有降低。

稳就业力度正在加大。最近三周的国常会连续对稳就业保民生工作部署了工作要求。具体来看,4月27日国常会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5月5日国常会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5月11日国常会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相关部门已陆续贯彻落实国常会的工作部署,出台的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持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符合条件的地区从60%最高提至90%;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将已实施的阶段性缓缴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范围由餐饮、零售、旅游业扩大至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

打通消费堵点

实现高质量就业

冯文猛认为,让居民实现稳定的收入一方面要稳就业,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稳定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水平,打通分配到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具体举措可以包括:稳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优化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等。在工资谈判和支付方面,劳动者还存在谈判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相关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举措就是《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中提出的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的政策含义。”冯文猛说。

中长期看,冯文猛表示,在加快完善社保制度、个人所得税附加扣除政策等方面也有完善空间。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超过总就业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还不完善。如果不及早完善相应制度,将影响若干年后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整体可持续性。此外,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需要通过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以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从供给端看,要打通制约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堵点,这也有利于释放需求潜力,更好实现供需平衡。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对记者表示,长远看,需要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扩大居民收入总量,同时要完善要素市场化分配机制,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税降费。

着眼当下,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创2020年4月以来新高。冯文猛认为,短期看,社会救助体系还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对当前阶段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响陷入困境,而之前的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没有覆盖的家庭和个人,需要考虑给予临时生活补助;探索将可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救助对象扩大为常住人口等都是可行的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记者表示,考虑到今年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要特别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兜底工作。高校毕业生若不能实现整体平稳就业,不仅会失去一部分年轻消费群体,还会造成社会活跃劳动力的浪费。

娄飞鹏表示,除了前述举措,在目前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下,畅通物流运输、推动商品跨区域流通、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城等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也非常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长三角外贸加快复苏 外资积极布局
下一篇:稳就业是当前稳增长的牛鼻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