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2022年伊始,中国对外开放迎来一件大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RCEP全球瞩目。过去一年,为推动协定如期生效,中国率先完成核准程序、完成在关税减让等方面准备工作,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
回望2021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中国再显担当,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进博会、服贸会到消博会、广交会,国家级展会精彩纷呈;从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开放领域不断拓展;从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到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19项措施,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中国交出了一份高水平开放答卷,在为自身赢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进一步向世界打开机遇共享之门,为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持续提供强劲动力。
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长度——
放宽准入,外资看好
2021年底,两份负面清单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
“缩减”再次成为关键词。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在此之前,2017—2020年,中国已连续4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33项、30项。
更多领域有了新变化。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服务业准入,市场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
外资准入不断放宽,为外商来华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在全球跨国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1493.4亿美元,稳中有增,保持世界第二位。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破万亿元,已超2020年全年吸收外资规模,有望实现近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
“中国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进展,给霍尼韦尔带来新机遇,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深耕中国的信心。”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说,中国已成为霍尼韦尔最大的增长型市场,公司将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在寻求业务增长的同时用科技力量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广到全球市场。
再次宣布降低多种进口商品关税——
入世20年,造福世界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过去一年里,不少企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入世带来的好处。
2021年3月,拜耳全球首个α粒子靶向治疗药物多菲戈®正式在中国上市,开始用于前列腺癌治疗。拜耳中国首席财务官史蒂夫表示:“从2018年起,中国推出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等一系列措施,之后的这几年里,拜耳处方药有10多款创新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
大幅削减抗癌药关税,是中国入世20年来不断降低关税的缩影。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如今,中国还在进一步降低关税。202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2022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其中,对新型抗癌药氯化镭注射液实施零关税;降低部分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包括鲑鱼、鳕鱼等优质水产品,婴儿服装,洗碗机,滑雪用具等;对超过100年的油画等艺术品实施零关税……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中国明确表示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支持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中国将以积极开放态度参与数字经济、贸易和环境、产业补贴、国有企业等议题谈判,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一步步开放,一次次努力,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为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世贸组织2021年12月10日在日内瓦总部举办主题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融入与发展”的高层论坛。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论坛上表示,入世20年来,中国取得“令人惊讶”的发展成就,中国为全球减贫、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是世贸组织多边和诸边贸易谈判的积极参与者,并在世贸组织改革中发挥积极影响力。”
中欧班列连续19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一带一路,硕果累累
“发车!”2021年12月3日下午,随着中老两国元首通过视频下达指令,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通车后,通过与泰国米轨相连接,泛亚铁路中通道初步打通,中南半岛国家可通过中老铁路到达中国市场,通过中欧班列可进一步抵达欧洲市场,将降低流通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在疫后复苏发展。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中老铁路有望使万象与昆明之间的运输成本下降40%至50%;泰国兰乍邦港至昆明的运输成本有望下降至少32%。预计到2030年,经中老铁路老挝段的年过境贸易货物量将达390万吨。
过去一年,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进展。雅万高铁全线土建工程完成量超过90%,已进入从建设向运维准备的转换阶段;塞尔维亚污水处理项目正式开工,包括塞尔维亚境内77个地区65个城市污水排放管网及污水处理体系的改造及新建工作;匈塞铁路项目匈牙利段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苏博蒂察边境段先后举行奠基仪式和开工仪式……
中欧班列开行量继续保持高位运行。2021年11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246列,运送1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综合重箱率99.4%,连续19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截至2021年11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7414列,运送货物429.7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43万件,共计10.3万吨。
朋友圈进一步扩大。近日,中国与中非、几内亚比绍、厄立特里亚、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非洲国家签署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1年12月15日,中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超2700亿美元——
魅力进博,合作共赢
又有新收获!第四次参加进博会,新西兰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恒天然集团推出十余款新品,与更多中国企业签下大单。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坦言,“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我们拉近了和许多老朋友的距离,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2021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世界经济寒潮下,中国首创的进博会魅力不减:总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容至36.6万平方米,新设文物艺术品等专区,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
全球好物纷至沓来。短短6天,42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轮番登场。四年来,无论面临怎样的风险挑战,进博会总是如约而至,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从第一届进博会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到第四届707.2亿美元,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超2700亿美元。
不仅展示交易。从数字经济到绿色发展,从智能科技到消费升级,从农业合作到金融开放,第四届进博会虹桥论坛举办12场分论坛和1场国际研讨会,2000多名中外嘉宾学者汇聚一堂,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虹桥声音”;首次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1》鲜明指出,未来的世界开放需要更大的合作。
成功举办了四届的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世界观察中国、分享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称赞道:“中国举办进博会表明了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有助于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共同繁荣,持续推动务实合作。”
首届消博会吸引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
消费盛宴,惠及全球
2021年5月,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内,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热闹非凡:来自约70个国家和地区、1505家企业、2628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数量超3万人,进场观众超24万人次,超50个境内外知名品牌100余艘帆船游艇参展……
作为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消博会是继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之后,中国推出的又一新的国际公共产品。5月7日至5月10日,短短4天,全球消费精品争相亮相:国际品牌举办83场新品发布会,国内各省区市举办10场地方精品推介会,共发布新品超过550个。
最快15秒钟就能测出人体真实体温,误差不超过0.1摄氏度,一款预测式新品体温计成为不少采购商咨询的重点;一面智能屏,可以测出心跳、心情、压力指数,现场观众纷纷围观、体验……参加首届消博会,欧姆龙铆足了劲,带来众多当家产品。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耀表示,欧姆龙以往多是参加一些专业领域的展会,这次“破圈”来到首届消博会,与更多客户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收获很大。
透过这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更多企业坚定了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与信心。“戴尔这次不仅在消博会上推出了众多电脑新品,还在海南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落地了ALIENWARE外星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免税店,这也是海棠湾免税城的第一家电子数码类专卖店。”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周兵说。
在广大外资企业看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给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释放着强劲的吸引力。
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不断推进——
开放新高地,建设显成效
离岸贸易有了新助手!前不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通”平台在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上线。该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境外数据,帮助银行更好审核离岸贸易的真实性,便利自贸区“买卖全球、调度全球”。
对于“离岸通”平台的上线,索尼电子运营(中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电子零配件生产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离岸通”平台,企业可以更好发挥海外库存的优势,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2021年,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不断推进。9月初发布的《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支持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措施。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措施赋予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有针对性地提出19项措施,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围绕建设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过去一年持续发力。继2021年5月底海南自由贸易港首辆“零关税”汽车在海口港整车口岸进口后,近期又有包括丰田塞纳、阿斯顿马丁在内的多款“零关税”新车型相继在海口海关所属海口港海关通关放行。截至2021年12月2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零关税”进口汽车33辆,实际享惠企业13家,合计进口货值1002.9万元,免征税款约331.5万元。
展望2022年,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推动尽快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展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