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人物
崔国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肩肘专科主任,教授,擅长肩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冬奥会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冰雪医疗卫生保障特聘专家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首席医疗顾问。
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如提升从赛场到保障医院的急救转运能力,建立冬季运动损伤数据库、AI影像辅助诊断技术,实现诊疗全流程智能化辅助判断等,为冬奥会的医疗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运动员的伤病防治一直是举办体育赛事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北京冬奥会召开在即,对冬季项目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汇集我国运动伤病治疗与研究的优质资源,将我国冬季项目伤病的预防、诊治、康复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也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通过冬季运动创伤防治技术攻关,为冬奥健儿保驾护航,服务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崔国庆,将通过他的实战案例和医疗成果为大家带来一剂“定心丸”。
首次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
为运动健儿打通绿色通道
问: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成立的背景和重要性是什么?
崔国庆:过去,冰雪运动的发展在我们国家相对薄弱,运动项目比较少,运动员的伤病治疗也非常不规范。所以,怎么保障我们冬奥会的正常进行,怎么保障我们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能有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系统,这都是我们这个项目——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成立的意义。
问:相比夏季体育项目,冬季项目运动创伤防治的难点在哪儿?
崔国庆:我们一看到冬季项目,就觉得非常的精彩,也非常的刺激。但是,冰雪运动带来的伤病情况,也比夏季项目要严重很多。以自由式滑雪运动为例,这方面的诊疗算是我们比较具备优势的项目之一,但是运动员在一次重大比赛中可以达到40%的伤病发生率,伤员非常多,而且非常严重。
雪场运动最快时速高达每小时130公里,而且户外环境极其恶劣,这种情况下,撞到任何东西难免都会遭受重创。冬季项目跟夏季项目不同,所以它的难点也在这儿。
问:针对运动员在冬季项目中的严重损伤或者是常见损伤,咱们都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形成了哪些成果?
崔国庆:冬季项目中发生严重创伤的概率比较大,这部分的急救相当重要,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现场怎么识别、识别后怎么去转运这两个方面。我们有一个转运舱,可以适应患者的各种环境、各种情况,实施安全转运策略。这一过程期间也有维护各种生命体征的做法,比如给患者实施一些保温等措施,再将他运到直升机或是救护车这样的设备上。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运输,则需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包括路况、天气情况等,综合评估以后,需要有一个智能化的判断。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些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舱、救护车和直升机上的信息,都是直接跟急救医院的信息打通的,形成一个快速通道,确保医院方面可以及时做好急救的准备,力求整个急救流程高效便利,为伤病运动员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
对于常见伤,顾名思义,这类伤病十分普遍,例如膝关节扭伤、韧带断裂,或者是肩关节脱位、骨折等,这些伤的特点就是对生命没有干扰,但是对运动能力有干扰。对这类常见的伤病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治、在这之前怎么预防,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了防患于未然,降低常见损伤的发病率,我们要对运动队及其活动场地进行全面调查。这项工作完成以后,需要知道什么人容易伤、什么状况容易伤,掌握这些情况,对我们将来的预防工作就特别有意义。
除了可预防、可规避的意外,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诊断,也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受限于现实背景和天然条件,我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很不普遍、很薄弱。相应来说,冬奥会运动创伤的救治途径也并不宽泛,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医师也很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冰上、雪上项目的运动队里,连个队医都没有。
为了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很多运动员从其他项目转到冬季项目,队伍在几年间迅速扩大。此外,由于活动范围大都是在荒郊野外,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专业的队医教学基地,进行大规模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培训。同时,远程会诊等技术手段的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中的不足。软硬件设施双管齐下,尽可能多方位地为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保驾护航。
赛前的准备工作固然重要,赛事期间,如若有夺金的重量级选手发生意外,怎样高效率地去帮助他面对和解决问题,也需要我们多做几手准备。这种突发的意外事故,可以复盘我们既往服务过的运动员,经过抢救治疗以后,怎样才能帮他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且没有任何障碍。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技术总结好、推广开,让更多的人受益。
冬奥成果全民共享
提升医疗水平惠及广大百姓
问: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项目,对于医疗水平的提升都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变化?
崔国庆:首先,我们初步建立了冬奥会运动创伤防治和临床诊疗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规范流程,在实战中懂得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运动员的伤情,给患者制定规范的康复方案,帮助他们恢复训练,全面提高了诊断水平、治疗水平、康复水平。
其次,项目的成功推广使更多人受益。我们建立了冬季损伤协会,通过协会组织各种学术活动,把我们的知识点、研究成果跟大家分享,帮助大家在专业技术和医疗水平上实现整体提高,服务更多的老百姓。
另外,通过尝试远程会诊系统这种智能化、现代化的诊疗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给患者打通绿色通道,让大家集中智慧解决难题,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
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专业医疗知识的下沉和科普。我们的项目一开始就打上了冬奥会的标签,但最终的科研成果必将服务更广大的人群,包括业余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北方的居民等人群,促进他们对此类伤病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这个方面来说,它促进了整个全民健康的发展。
问:在北京冬奥会之后,这些项目成果还将有哪些持续的社会效益?
崔国庆:通过这一研发过程,我们产生了一些先进的治疗技术。
在给运动员治病的时候,我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都是很强的,就是会穷其所思,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到最好,因此也会产生一些惊喜的医疗成果。
肩关节脱位是冬季项目一个常见的损伤,之前有个运动员就长期受到这类伤病的困扰,每次缝完针一两个月就崩了,一摔就掉。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我们首次尝试把一个榫卯结构做到他的肩膀上,实验特别成功,运动员重返赛场后,再也没有旧伤复发,并且多次拿了冠军。
一部分运动员成功的诊疗案例,应用在普通人身上也同样适用。为此,我们精化技术手段,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小工具,先后在600多例普通患者的身上都取得了良好的诊疗成果。换句话说,可能每一个人经过这个治疗,就都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运动状态。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所有的技术。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把它转化成一个很好的产品,从而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