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人物
杨奇勇,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国家游泳中心冬-夏运动场景转换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
在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中担任后勤副主任,参与并主持了国家游泳中心工程建设、奥运赛时保障、赛后运营、场馆改造工作,参加了膜结构、钢结构设计施工和LED室外照明等重大科研攻关课题项目组,使“水立方”成为国家级精品工程,被评为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获奥运建设工程一等功。
曾经,泳坛名将迈克尔·菲尔普斯在这方泳池获得八枚金牌,成为单届奥运会夺金最多的选手。如今,这方泳池化身长44.5米、宽4.32米的冰壶赛道,蓄势待发,迎接远方宾朋。
被誉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引人注目的比赛场馆之一,为实现双奥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水立方”换装“冰立方”,继续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2022年2月2日晚,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的冰壶比赛将在这里开赛。来自瑞士、英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捷克、中国的冰壶混双冬奥健儿将在“冰立方”拉开北京冬奥首战序幕。
如何在不破坏“水立方”的情况下,将其转换成“冰立方”,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国家游泳中心冬-夏运动场景转换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采访了项目负责人、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听他讲述“水立方”转换成“冰立方”的科研之路。
智慧控制系统用数据给“水立方”织“冬装”
问:把“水立方”转换成“冰立方”,难度主要在哪?
杨奇勇:冰场上的冰是最大难点,是我们筹备奥运会所有工作的核心。冰的表面品质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研究冰的内在品质和它外在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赛时品质。
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壶比赛中,冰壶运动员对冰的品质要求极高。结霜、冰面不平整、裂缝等冰面上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冰壶运动产生影响。如果冰的品质不好,对运动员产生了干扰,运动员会觉得不公平,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比赛了。
冰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强度、硬度、摩擦系数。不同的水质也会给冰带来力学性能的变化。外在环境有七八个因素会影响到冰的表面品质,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冰本身的温度、风的流速、微小的震动、制冰时间的长短等。所以必须把冰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起来研究,才能保证奥运会期间冰的稳定性。
怎么定义稳定?
简单地说,冰没有开裂,没有明显的震动、变形,是一块完整的比赛场地。在长期冰冻的情况下,整个体系既不延伸,也不收缩,冰面整体性比较好。不结霜是硬性要求,一旦结霜,冰面的摩擦会变大,球速会变慢,而结霜在比赛过程中是比较难以克服的,甚至不可逆,一旦发生了结霜会一直恶化下去,在比赛中间很难停下来去处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发挥,甚至可能会影响关键球的发挥。再有就是不“吃冰”,所谓“吃冰”实际上是升华,北方冬季空气里面的水非常少,有些固体冰直接变成气体挥发到空气中。这也是比较危险的因素,它会带来冰的表面粗糙不平,这样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
怎么控制这些指标?
实际上,我们不但要用比较合适的手段去测量它,还要用一个完整的系统来保护这块冰。测量方面,我们对钢结构支撑体系做了健康监测,任何微小的震动都能被我们捕捉到,可以随时判断这块冰有什么风险;从环境上看,场馆大厅里面布置了上千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随时把空气里面的温度、湿度、风速信号反馈给智慧控制系统,而智慧控制系统又控制着三件大机器:制冰机、除湿机、空调机。这些机器按照既定指标,根据环境监测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自动地增加或减少工作,以保证冰的稳定性,从而对这块冰实现全面监测和控制。
问:如何在“水立方”冻出符合冬奥比赛严苛标准的冰面呢?
杨奇勇:冻这块冰不简单,需要科技的引领。
科技部重点支持项目“水立方”冬-夏场景转换,核心就是要解决满足冬奥冰壶赛事严苛标准的冰的问题。联合攻关组以科研成果为前提,进行设计工作。冰场搭设之后又布设了大量传感器控制系统,这些数据也要被科学家及时地监测到。整个科研工作是实现水冰转换的基本支撑,没有这些工作,靠盲目设计、施工,做不到这么严谨。
我们提出可转换、可拆卸方案后,世界冰壶联合会不放心这个方案,我们唯有依托自己的科研人员做大量的实验证明是可以办到的。我们请来环境结构领域科学家,现场实地做对比实验,一边实验一边对不同体系进行比较,决定最后在什么样的体系下用实际制冰验证我们的场地是否稳定。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目前采用的方式可以达到世界冰壶联合会对于场地的要求。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最后冰场在荷载下的震动、运动仍然可以度量,我们就在这个标准上做实验。如果我们达到了目标,就有把握让世界冰壶联合会听我们的,达不到我们认输,就用现浇混凝土。
我们的科研人员通过精心计算和准备,对整个施工力量进行高质量投入,依靠科研工作达到要求。
此外,“水立方”的环境特殊。“水立方”是ETFE气枕结构,由3000多个气泡组成。这个大厅既大,维护结构性能又非常特殊。我们没有盲目地把整个屋子作为冰箱来考虑,这很不经济。我们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在不同高度上,让机器出力不同,最后通过分层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这样得到的效率非常高,把有限精力全部放在下层,而上层是略略放宽的。空气温度是1.2米以下10摄氏度,在观众区大概是16摄氏度,而冰是零下6—8摄氏度。湿度也是一样,最下边控制在30%以下,露点温度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1.2米以下控制在40%左右,而露点温度在零度以下,再往上基本上不需要控制。这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场地条件,这些全部要在电脑里提前模拟出来,然后到现场做测试,测试以后再改进。
BIM技术为“水立方”换“冬装”加速
问:2019年底,“水立方”第一次圆满完成水冰转换,当时耗时近60天,2020年底第二次水冰转换结构搭建顺利完成,用时仅十几天,达到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既定目标。这么快的提速,我们是怎么完成的?
杨奇勇:第一次搭建大家经验不足,没有对整个搭建工作做系统研究。在科技冬奥项目支持下,我们采用基于BIM技术的原位置安装基本策略,将2600个构件在BIM系统里单独注册、单独标号,从出场就知道构件将来要去哪、现在在什么位置上,形成了物流方面的智慧管理。指挥安装的工长可以在任何时候知道构件的位置,在工序安排、场地利用上就会效率非常高。这种智慧安装手段使下次安装的效率更高,把构件从原位置拆下来,知道它将来会在哪入库,再安装的时候,它还会回到同一个位置上,这样越装越快。
在第一次安装时,大量时间消耗在整个构件调频上。按照世界冰壶联合会要求,这块冰场正负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工人安装、构建加工等误差远远大于3毫米。我们的安装要快速把整个场地全部调到同一个高度上。测量这块场地,按照传统方式就消耗了一半时间,如果有60天的话,可能有十几二十天是测量工在跑腿,这样效率比较低,同时也让指挥工程师没有全局概念,指挥起来比较盲目。我们用智慧化多点同时定位测量手段,可以同时测量100个点,用这个技术,100个点每个点反馈回来的自身误差要小于0.5毫米,它能够告诉工人在大区域里有针对性地去调节,使效率大大提升。
数字冰场助力观众了解冰壶运动
问:冰壶在国内是小众运动,一方面,我们希望借助冬奥会的舞台推广冰壶运动;另一方面,以后有序经营“冰立方”场馆需要持续吸引更多的冰壶爱好者参与其中。我们为此做了哪些工作?
杨奇勇:冰壶是一个集智力和体力于一身的运动,本身门槛并不高,但是中国的冰壶场地比较少,所以冰壶选手比较少。我国目前注册的运动员不超过2000人。但是这项运动又是一个电视项目,大家喜欢在电视上看它。为什么有趣?我理解为冰壶运动中壶的位置类似下国际象棋,再有一个大的特点是,冰壶是绕障碍物的弧线在击打,而不是直线,所有冰壶比赛中的选手都会扔掷出弧线,弧线导致可以绕开前面的障碍去打后面的球,充满悬念和挑战,这是冰壶的魅力。
你可以去设计战略、战术后发制人,把悬念留到最后一刻去释放。如果全都是直线,局面就一目了然,所有的可能性都被看穿了。所以,冰壶的弧线是很独特的现象,也是冰壶运动的一把钥匙。观众看比赛时看不到弧线,我们运用视频捕捉、增强现实的方式,把冰壶的位置、运动曲线、旋转以及刷冰对冰壶运动的影响等数据全部提取出来。数据有两个方面的用途:一方面,可以帮助向公众解释冰壶运动,在奥运测试赛期间,我们在现场大屏幕上向公众投放冰壶大本营的实况和投掷曲线,不但得到现场记者、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得到世界冰壶联合会凯特主席等官员的好评;另一方面,这种面向公众的概念性推送,可以帮助公众理解冰壶运动的魅力,通过短期的接触能够爱上冰壶运动。
问:很多观众还不是很清楚冰壶比赛具体的规则,刚刚您提到擦地板,能否介绍一下“擦地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杨奇勇:冰场表面有颗粒,并不是完整平面,在小尺度上它通过小颗粒组成,这些颗粒让冰壶在上面滑行时滑得更快、更远。大家看到的冰壶是一个直径30多厘米的圆盘,但是冰壶真正接触冰的点是下面的一圈滑动带,这个滑动带大概有一厘米宽,两个小面积互相接触,冰壶就滑动起来了。运动员用刷子刷的是冰壶上面的点,叫拍宝,这些小点被刷后会变得更光滑,甚至融化,摩擦系数更小,这样就使得一个正常运动的冰壶走得更远、速度更快,甚至改变它的运行方向。团队运动中,掷壶的选手掷壶之后,队友帮助他做微调,得到制胜点,打到最佳位置上。这是冰壶刷子的功能。刷子对点的影响较大,国际冰壶联合会曾对刷子做出过非常严格的统一规定,因为在这种高技术加持下,有一些布面非常干扰拍宝表面品质。国际冰壶联合会统一规定,大家只能用这样的布料做刷子,这样相对公平。
我们在冬奥运会期间还会跟互联网视频网站合作,直接向公众推送数据化数字冰场冰壶比赛,会把经过提取的所有冰壶数据跟视频流一块推给观众,观众也可以在观看的同时展开思考。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读”冰,帮助运动员理解冰的表现。冰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冰壶的最后曲线,影响到什么程度恰恰是运动员最需要知道的。如果我们的运动员能够通过训练建立直觉,知道数据之后,能够反馈、重新认识冰场,及时地做出纠正和调节,就会帮助他下决心选择战略战术,这对运动员提升水平、训练是有帮助的。
事实上,“读”冰也是中外运动员争夺制胜球的焦点,谁能更好地理解这块冰,谁就更容易在比赛中选择合理战略战术提高胜率。
问:您刚刚提到“读”冰能力,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杨奇勇:运动员观察冰壶在同一块冰不同时间运行的摩擦系数的微小变化。摩擦系数越小,冰壶运行的阻力越小,跑得就远,球的速度就快;摩擦系数大,阻力大,跑得近,冰壶运行得慢。运动员随时在观察自己上一个球的运行情况,来判断摩擦系数是否有变化。我们关于冰的研究用尽了一切办法,来保证这块冰是稳定不变的。但在顶级运动员眼里,在这种最高级别的比赛上,这不是绝对不变的,运动员要捕捉到这种极其微小的变化,指导自己怎么打制胜球,这就是“读”冰能力。
问:冬奥会之后,我们的这些项目成果还将有哪些应用?
杨奇勇:我们未来会在“冰立方”冰场之外,将虚实融合、冰壶曲线的捕捉技术用于群众冰壶运动冰场,投入青少年的辅助训练中。而关于冰的研究,关于冬-夏场景转换的研究,会一直指导“水立方”未来的运营。综合性质的群众场馆总是处在各种场景转换之中,这种智慧控制手段会一直延续下去。整体思路上,这种室内场馆的环境转换,包括冰水功能转换,可能会对其他场馆克服季节干扰导致经营下滑现象有所帮助。
“冰立方”之最
★冬奥会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冰壶场馆
★世界唯一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世界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奥运场馆
冰壶选手是怎样炼成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项目共有三个小项:男子冰壶、女子冰壶和混合双人冰壶,其中混合双人冰壶队伍由一男一女两位选手组成,没有替补队员。比赛以两队握手开始,每队由4名场上队员和1名替补队员组成,分配红色手柄冰壶的队伍着深色服装,分配黄色手柄冰壶的队伍着浅色服装。4名队员分别任“一垒”“二垒”“三垒”以及最重要的“四垒”队长(或主将)。
两队的4名队员交替投出用苏格兰花岗岩制成的冰壶,投壶目标是距离不到150英尺外的大本营,大本营由4个同心圆组成。
队长相当于团队“军师”,进行战术规划和及时调整,最大程度确保胜利。队长通过喊叫指导队员们在冰壶前刷冰,刷冰能极大地影响冰壶滑行的速度和方向。
每局比赛中队员可以利用防守壶挡住大本营,利用投营壶试图得分,或使用击打壶移除对手冰壶。
每队投掷8只冰壶后,冰壶离大本营中心最近的队伍将得分。如果有不止1只冰壶比对手任意冰壶离大本营中心更近,每只更近的冰壶都可积分,所有局结束后得分最高的队伍获胜。(综合央视新闻、《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