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黄龙法院:“四度”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融合

2021-05-27 14:59:12   

今年以来,陕西省黄龙县人民法院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统筹安排,一体推进,以学习促整顿,以整顿促提升,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融合,扎实见效,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院新变化、干警新面貌。

强化思想武装,理论学习有深度。订购指定学习书籍,整理编印学习资料,结合工作实际拟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举办政治轮训班,严格规定每周二例会集体学,周三、周四晚7:00夜学。通过领导干部辅学,邀请专家讲学、中层干部领学、微信工作群专题讨论学、知识测试促学、对照书籍自学等方式,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讲红色故事大赛,黄龙县法院院长陈元元以《传承红色基因,树牢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坚定前行》为题给全院干警讲党课;在院微信公众号上开办讲“党史故事”专栏,每周推出一期干警讲党史故事录音和文字,形成全院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集中学习29次,开展知识测试2次,撰写心得体会80余篇。

聚焦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有力度。组织全体干警聆听黄龙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孙学武的廉政教育报告会,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结合本系统违纪违法案例,坚持每周一节廉政教育课,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醒干警,使大家灵魂受到震撼,党性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净化,进一步增强纪法意识,在内心深处扎起“明法纪、知敬畏,严自律、作表率”的篱笆。

依托正面引导,选树典型有广度。组织全院干警参加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观看《榜样5》专题节目和电影《平安中国之守护者》,组织干警到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开展“学党史 感党恩 永远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选树了魏宏章同志先进典型并召开英模事迹报告会,表彰了全院2020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引导全体干警向身边的先进典型看齐,让干警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

深化司法为民,好事实事有温度。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结合“两说一联”和“四警包村 服务群众”工作,认真倾听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呼声期盼、意见建议。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诉讼服务、审判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等作为重点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

立足全院创建“无诉社区”工作实际,由院领导任组长的五支普法小分队深入村组,向农户发放的粮/果购销合同范本、与农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书籍,受到了农户家庭的肯定和欢迎;为县城建筑工地的农民工送去《致全县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提醒他们在务工过程中,注重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权益受到损害时理性维权以及通过何种渠道维权;巡回普法进基层,为全县300余名林业职工普法,诉讼服务中心将为偏远地区和行动不便当事人上门立案常态化、制度化,执行局干警再出新举措扩大执行战果,让胜诉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向全院干警发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摄影作品征稿的通知,激发他们结合岗位实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的积极性,并做好素材的搜集,成为挖掘英模事迹和典型经验做法的有效载体。

下一步,黄龙县法院将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聚焦群众需求,从群众最关心关切的司法问题着手,将便民立案、涉民生案件快速执行通道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司法为民举措落到实处,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户和典型案例巡回审判等活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新的司法作风,新的工作成效,新的队伍形象,接受人民群众检验。(陕西省黄龙县人民法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渭南市政法队伍建设专项巡查组对市中院巡查
下一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