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渭南中院:汲取力量谱新篇 司法为民践初心

2021-04-21 16:07:03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推动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司法实践。

领导带头学。研究制定了《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实施方案》《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等学习方案,将学习党史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从目标要求、时间安排、教育范围、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等五个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并对目标任务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及时提醒督促,按时按质完成。3月30日,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强结合自身学习,以“继承弘扬‘五四精神’凝聚争创一流法院的强大动力”为主题,从五四运动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五四运动的萌芽、过程和影响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方面,和大家一起重温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4月12日,渭南中院率先在全市成立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小分队,部门领导、支部书记带头走出去,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等行业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延伸至基层一线,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进乡村进社区活动,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厚重感、时代感、亲和感。

丰富方式学。通过“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采取个人通读、党员领读、领导导读、重点精读等方法,组织干警学习“四大教育”规定的篇目;通过“夜间课堂、周末课堂”等多种学习形式,利用《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的全覆盖。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审判五进”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审判“进机关、进监管场所”,宣传法律、弘扬法治,教育引导干警发扬优良传统,为民排忧解难。3月25日,渭南中院组织全体干警在市博物馆集中开展参观见学活动,参观学习《清风弥万世廉韵润秦东》《百年沧桑—渭南记忆》《与华相宜渭南故事展》等主题文化展,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使全体干警坚守初心使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3月31日,渭南中院组织法官干警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弘扬渭华精神、铭记英雄榜样”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革命地见学活动,教育引导法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为民初心,筑牢政治忠诚。

结合主业学。坚持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推进法院“双进”专项工作、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两个一站式”建设、争创一流法院等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不竭动力。制定《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阶段工作安排》,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按照全市《市县两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参考资料》,购买学习书籍,印发汇编资料;将学习教育与培树先进典型贯穿融合,启动全市法院季度“办案之星”“优秀党员”、全市“双十佳”等评选,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干警牢记初心使命。以突出法院特色实践活动为抓手,开展审判工作“七进”“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红色观影”“专家学者讲座”等活动;教育广大干警以对自己、家庭、组织、国家负责的态度和自我革命的勇气,筑牢廉洁司法的思想防线、锻造过硬的司法作风。坚持学习教育全覆盖,对因参与执法办案没有及时参加集中学习的干警进行“政治补课”,使学习教育要求得到深入贯彻。渭南中院还将党史教育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组织庭室法官干警纷纷走进社区、企业、乡村等,为普通群众答疑解惑,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另外还通过“开门纳谏”的方式,听取市级相关部门和部分当事人意见,为渭南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确保党史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

下一步,渭南中院将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按照站位“高”、指向“准”、成效“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依据“规定动作高标准、自选动作有特色”的工作要求,围绕“抓学习、重实践、促成效”三个重点,深化学习载体和“六学四课”,定期举办《东秦法官学堂》,将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思想道德、青年法官论坛等业务、政治轮训纳入其中,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任晓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铜川中院:五项措施抓实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
下一篇:商洛中院:四措筑牢队伍政治忠诚本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